[汽车之家 新车图解] 北京现代伊兰特,相信很多朋友都或多或少会有关于它的记忆,尤其是在北京,至今还有不少老伊兰特(参数|询价)出租车在街上跑。而就在这两天,我们断档了许久的记忆该被唤醒了,全新的第七代车型正式亮相。
伊兰特车系要从上图那台现代STELLAR说起,伊兰特和索纳塔都是其衍生车型。1990年,初代伊兰特上市,不过前两代车型和咱们没啥关系,这里就不展开了。
从第三代伊兰特开始,我们大家就比较熟悉了,尤其是第三代车型长期作为北京出租车,甚至具有一定的城市名片属性。而第四、五、六代伊兰特作为独立车系售卖,都有自己的名字。
全新的第七代车型在国内终于叫回了伊兰特了,而它除了保留了这个亲切的名称之外,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现场有蓝红两台车,分别为1.5L+CVT和1.4T+7DCT动力,我们主要介绍前者;前脸方面,中网结构有细微差别。)
夸张的大嘴加上内部网状结构设计,看起来颇有气势。头灯造型也非常凌厉,远近光灯都是LED光源。此外,前泊车雷达、摄像头以及ACC探头一个不少。
车侧是时下非常流行的溜背设计,车顶和外后视镜都是黑色,迎合了年轻人的口味。17英寸的双色轮圈,放在这样的紧凑型车上比较合适,不显得头重脚轻。
车尾同样很有看点,不论是尾厢盖造型还是灯组轮廓都非常见棱见角,甚至和车头一样,有些咄咄逼人。稍显遗憾的是,这台1.5L+CVT的车型没有外露式排气。
不过红色的这台1.4T+7DCT车型可以弥补遗憾,单边双出的排气布局、黑色小扰流板再加上略显夸张的“扩散器”,你爱了吗?
全新伊兰特的内饰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双10.25英寸屏幕往那儿一摆,气质就有了。方向盘虽是四辐式造型,不过平底+银色装饰的点缀看起来还挺新颖,坏消息是它只能上下调节。
中控台上方使用了大面积的软质材料,手感还不错,下边硬塑料就很一般了,视觉和触感都不好。中间那抹蓝色是氛围灯,还挺有格调。
中控屏幕向驾驶员一侧倾斜10°,驾驶员C位地位不言自明。中控屏支持CarLife,并能多指手势操作,例如5指同时触控就息屏。此外还有多种在线APP可用,包括地图、音乐等。
除此之外,全新伊兰特还支持车家互控(车机控制智能家居,移动APP远程操作车辆),长时间不开车,手机就能操作热车及给电瓶充电,不用担心下次打不着火。
中控屏下方是空调操作区域,轻触式按键带来科技感的同时也提升了盲操作的难度。前排电源丰富,Type-A有两个,12V有一个,还有无线充电板。
一键启动、电子手刹和自动驻车这类常见的便利性配置,在实拍的全新伊兰特上也见到了。
方向盘左侧区域有发动机自动启停、胎压监测、车道保持等功能按键。除此之外,全新伊兰特还有自适应巡航等功能,驾驶辅助系统可达到L2级别。
身高178cm的体验者将前排座椅调至最低,并保持合适坐姿,头部空间4指,此时他在后排腿部空间有两拳,比较宽敞,但头部较局促,且小尺寸天窗不能给后排乘客带来开扬感。后排地板有一定凸起,会影响中间乘客。
前排座椅软硬适中,1.4T车型(红车)的座椅包裹性比1.5L车型(蓝车)更好。两车后排座椅舒适性都不错,座垫中间部分和靠背腰托的地方比较软。
后排有独立空调出风口,还设置了一个Type-A电源,在紧凑型车中算是中规中矩的表现。
后备厢空间规整度一般,后排座椅支持比例放倒,为后备厢找回了一些分数。(现场条件有限,图片质量欠佳请谅解)
目前可知全新伊兰特有1.5L+CVT以及1.4T+7速双离合变速箱两种动力总成。其中1.5L发动机输出115马力/143.9牛·米,1.4T发动机输出140马力/242牛·米。
悬架类型为: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现场条件有限,图片质量欠佳请谅解)
全文总结:全新伊兰特这次不再用“某动”命名,而是携着我们倍感亲切的名字回归。时隔多年,不论是内外设计还是软硬件都堪称蜕变,这样的它将在北京车展期间公布预售价格,并在10月25日正式上市,你期待吗?(文/汽车之家 洪冰清 摄影/李博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