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审时OBD检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项目:
故障指示器状态:检查故障指示器(MIL灯)是否点亮,以及诊断仪实际读取的故障指示器状态是否与车辆仪表盘上的MIL灯状态一致。
故障代码:使用OBD诊断仪读取车辆的故障代码,检查是否存在影响排放的故障。
MIL灯点亮后行驶里程:检查故障指示灯点亮后车辆行驶的里程数,以判断故障是否持续存在。
诊断就绪状态值:检查OBD系统是否完成了所有必要的监测项目,未完成项超过2项将判定为OBD检查不合格。
实时数据流:OBD诊断仪应将检验过程中的逐秒数据流信息上传,至少包括节气门绝对开度、计算负荷值、前氧传感器信号或过量空气系数(λ)、车速、发动机转速、进气量或进气压力等项目。
车辆信息:包括车辆识别代号(VIN)和车辆累计行驶里程(ODO)。
排放相关控制单元信息:控制单元名称、控制单元软件标定识别码(CAL ID)和控制单元标定验证码(CVN)。
IUPR率相关数据:包括催化器组、氧传感器组、EVAP系统、EGR和VVT系统、GPF组和二次空气喷射系统等的监测项目名称、监测完成次数、符合监测条件次数以及IUPR率。
以上项目是年审时OBD检查的主要组成部分,任何一项不合格都可能导致车辆无法通过年审。因此,车主在年审前应确保车辆的OBD系统正常工作,无故障码存在,并且所有监测项目均已完成。
机动车行驶证到期后,车主需要及时办理换证手续以确保车辆合法上路。首先区分过期类型: 行驶证年审过期的车辆,需要尽快进行年审。年审是确保车辆符合道路行驶安全标准的必要程序,过期未年审的车辆不得上路,否则将面临处罚。 行驶证正证时效过期的车辆,
汽车改色后能否通过年审,取决于是否在车管所备案。如果车辆改色不超过车身面积的30%,则无需备案,可以进行正常的年检。 如果车辆改色超过车身面积的30%,则需在改色后十天内主动到车管所备案。只有通过备案的改色车辆才能正常上路行驶,并且可以通过
改色膜是否能通过年审,取决于改色面积是否符合规定。如果改色膜的面积不超过全车面积的30%,则可以顺利通过年审。然而,如果改色面积超过30%,则需要去车管所进行备案,完成备案手续后,同样可以通过年审。若未备案,车辆在年审时将无法通过,可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