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日系车吸能设计是否被质疑偷工减料?

2024-11-21 17:39 发布

对于日系车的吸能设计,很多人质疑其是否偷工减料。答案并非如此简单:

吸能设计并非偷工减料的代名词,它旨在在保持人体在可承受范围内的情况下,吸收碰撞能量,降低人员受伤的可能性。日本汽车设计的出发点是优先考虑行人安全,如在低速碰撞时,轻质材料如EPP泡沫和蜂窝铝等发挥了缓冲作用,这被误解为“偷工减料”或“不安全”。

然而,车身的强度并非越高就越好。关键在于合理分布,例如车头和尾部的材料强度较低,目的是为了吸收撞击力,保护乘客区域。驾驶室框架通常采用高强度材料,以确保其在碰撞中保持结构完整性。国际碰撞测试机构如美国的IIHS和欧洲的E-NCAP,日系车在其中的表现一直名列前茅,这充分证明了它们在安全设计上的实力,而非偷工减料。

NC

一些极端的照片确实展示了汽车在严重冲击下的状况,但这并不意味着吸能设计失效。实际上,吸能设计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保护作用。奔驰作为吸能设计的先驱,其应用已经成为了现代汽车设计的一部分。为了追求燃油效率和环保,汽车制造商普遍轻量化,但这并不意味着牺牲安全性。在技术进步与安全之间找到平衡,是所有汽车制造商努力的方向。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