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2、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主要责任的,承担80%的赔偿责任;
3、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同等责任的,承担60%的赔偿责任;
4、机动车一方在交通事故中负次要责任的,承担40%的赔偿责任;
5、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10%的赔偿责任;
6、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在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城市快速路、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无责任的,承担5%的赔偿责任。
根据相关交通规则,过马路时应走人行道;骑自行车时应走右侧自行车道。遇红灯应止步,见绿灯前行。遵守交通规则应成为我们的行为规范。
乘坐公共汽车时应先下后上,勿争先恐后,勿挤逼抢。在人行道内行走时,应有人行道的靠边行走。横过车行道时,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时,须遵守信号的规定,注意车辆,不准追逐、猛跑。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
学龄前儿童在街道或公路上行走时,须有成年人带。不准穿越、倚坐人行道、车行道和铁道口的护栏。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和抛物击车。
总的来说,交通事故中主次责任的赔偿通常为三七开,即主要责任承担70%,次要责任承担30%。但前提是交强险赔偿部分先赔,交强险不足赔偿的,再根据事故责任承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六条,行人列队在道路上通行时,每横列不得超过2人,但在已经实行交通管制的路段不受限制。第七十七条则规定,乘坐机动车时应遵守相关规定,例如不得在机动车道上拦乘机动车,开关车门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等。
通常情况下,当电动车在正常行驶期间被小轿车碰撞,并且电动车并未违反交通规则时,小轿车需承担全部责任。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如果非机动车驾驶人不存在过错,那么就由机动车一方负责赔偿;如果能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有过
在道路上,电动车肇事逃逸的情况时有发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进行赔偿,赔偿又有哪些标准呢?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当遇到电动车肇事逃逸时,首先要做的是及时报警。警方会通过各种手段,如调取监控、走访调查等,尽力找到逃逸者。一旦逃逸者被找到,赔
在日常交通中,电动车与汽车发生碰撞的情况时有发生,明确赔偿责任和赔偿依据至关重要。以下为您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首先,赔偿责任的认定是赔偿的基础,通常由交警根据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主要依据包括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