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制动原理是指抬起油门踏板,不脱离开发动机,利用发动机的压缩行程产生的压缩阻力、内摩擦力和进排气阻力对驱动轮形成制动作用。以下是具体介绍:
1. 滑溜路面:在渣油路面、泥泞冰雪路面等滑溜路面时,应尽可能地利用发动机制动,灵活地运用驻车制动,尽量减少脚制动。如果使用脚制动,最好用间歇制动,且不可一脚踩死,以防侧滑。
2. 陡峭路面:在下长坡、崎岖山路等陡峭路面时,必须利用发动机制动,结合间歇制动来控制车速。由于长时间使用制动器会影响制动效能,甚至失去制动作用。因此,遇到这种情况,应适当停车休息,待制动毂和制动蹄片冷却后再继续行驶。
3. 档位选择:利用发动机制动时,需根据路况和车辆负荷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挡位,并根据车速大小给以适当的车轮制动。挡位太低,车速太慢;挡位太高,车轮制动器作用太频繁。
手动挡汽车在下陡坡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确保安全平稳。在接近坡道前,减速并降挡至1挡或2挡,这是关键步骤。此时,发动机制动将发挥重要作用,帮助控制车速。同时,尽量避免踩下离合器,因为这样做会切断发动机与车轮之间的联动,减弱发动机制动的效果
自动挡车在下坡时,很多司机可能会选择挂D挡并频繁踩刹车,然而,这种做法实际上暗藏着许多潜在风险。老司机提醒我们,D挡在下坡驾驶中并不是最安全的选择。 在D挡下坡时,频繁使用刹车会导致刹车系统过热,引发热衰减现象,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刹车失灵。
在自动挡车辆中正确下坡减速,首先需要根据坡度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挡位。当遇到轻度下坡时,保持车辆在D挡,同时松开油门踏板,让车辆依靠发动机的牵引力自然减速。如果车速过快,可以轻踩刹车来调整速度,确保行驶安全。 而在陡峭或长坡的情况下,建议将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