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空气悬挂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2024-11-22 17:25 发布

空气悬挂工作原理在于利用空气压缩机形成压缩空气,并通过压缩空气来调节汽车的离地高度。一般装备空气弹簧的车型在前轮和后轮的附近都设有离地距离传感器,按离地距离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行车电脑判断出车身高度的变化,再控制空气压缩机和排气阀门,使弹簧自动压缩或伸长,从而起到减震的效果。

空气悬挂使汽车增加一定的灵活性。当在高速行驶时,空气悬挂可以自动变硬来提高车身的稳定性,而长时间在低速不平的路面行驶时,行车电脑则会使悬挂变软来提高车辆的舒适性。这种智能化的调节方式,能够使驾驶者在不同的行驶状态下都能感受到最佳的驾驶体验。

空气悬挂并不是最近几年才研发的新技术,它们的基本技术方案相似,主要包括内部装有压缩空气的空气弹簧和阻尼可变的减震器两部分。与传统钢制悬挂相比较,空气悬挂具有很多优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弹簧的弹性系数也就是弹簧的软硬能根据需要自动调节。例如,高速行驶时悬挂可以变硬,以提高车身稳定性,长时间低速行驶时,控制单元会认为正在经过颠簸路面,以悬挂变软来提高减震舒适性。

车轮受到地面冲击产生的加速度也是空气弹簧自动调节时考虑的参数之一。例如高速过弯时,外侧车轮的空气弹簧和减震器就会自动变硬,以减小车身的侧倾,在紧急制动时电子模块也会对前轮的弹簧和减震器硬度进行加强以减小车身的惯性前倾。因此,装有空气弹簧的车型比其它汽车拥有更高的操控极限和舒适度。

综上所述,空气悬挂系统通过压缩空气来调节汽车的离地高度,实现了智能化的悬挂调节,提高了车辆的驾驶体验和安全性能。它不仅在高速行驶时可以提高车身稳定性,还能在低速行驶时提供更好的减震效果。这种智能调节技术,使得空气悬挂成为现代汽车悬挂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