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核心技术主要涵盖以下方面:
刀片电池技术: 这一技术采用方形铝壳长电芯的设计,通过减薄设计和扁长化处理,提升了电池的集成效率、强度和刚度。它采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人造石墨作为负极材料,高性能胶黏剂确保电池阵列的粘合。刀片电池具备单串、多串等多种类型,灵活性高,长度和厚度可选。其独特的结构可以充当车身横梁和纵梁,进一步增加了蜂窝铝板的强度。
DM-i 超级混动技术: 这项技术不断演进,从第一代到第四代,核心组件包括骁云插混专用发动机、EHS 双电机、专用刀片电池和整车、发动机、电机、电池等控制系统。EHS 电混系统集成了双电控、双电机和离合模块,可实现 EV 纯电驱动、HEV 串联、HEV 并联、发动机驱动等多种模式,以电为主,以油为辅,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八合一高效电驱总成技术: 这一技术将驱动电机、减速器、驱动电机控制器、高低压直流转换器、双向车载充电器、高压配电箱、电池管理器和整车控制器等八大模块集成在一起,提升了整体性能。与上一代相比,功率密度提高了20%,重量和体积降低,综合效率达到89%,并有前驱、后驱、双电机四驱等多种驱动形式。
CTB 车身电池一体化技术: 这项技术将电池包和车身底板同步设计,实现电池包上壳体替代部分中地板结构。这种设计不仅降低了车身自重,还增强了整体强度,提升了安全性能和车辆性能。
e 平台 3.0 技术: 这一平台标配了八合一电动力总成,最大行驶里程突破 1000km,充电 5 分钟能行驶 150km。它还配备了首创的动力电池直冷直热技术和宽温域高效热泵系统,提升了热效率和冬季续航能力。新电四驱动力系统具有快速的零百加速性能和低能耗特点,该平台高效集成,车内空间宽敞。
零部件深度垂直整合技术: 比亚迪通过深度布局和整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立了多家子公司,掌控几乎所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生产能力。这不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还为新车型的开发提供了竞争优势。
具有豪华质感的整车造型技术: 比亚迪汽车的整体造型和内外饰设计符合中国人主流审美,提升了技术水平和审美高度,促进了销量增长。
超柔性生产制造技术: 工厂采用超柔性生产制造模式,物流系统转变为零部件中间库存模式,按订单生产,确保交付,并采用高效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车身立体库等关键技术,降低成本。
超宽大电池包合装技术: 为了满足大尺寸电池包合装需求,比亚迪开发了新工艺新技术,解除了装配工艺对电池包大小的限制,为大批量生产新能源汽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比亚迪纯电动车的充电速度与其他品牌相比具备显著优势。以比亚迪汉为例,从第3分钟开始,它就能进入满功率运行状态,并且这种状态可以一直持续到充电到85%至97%时,此时依然能保持40kW的功率。对比之下,在相同时间内,国产Model 3只能多充
对于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其电池寿命大约为8年左右,而汽油车的电池则可以使用3到4年。电池寿命的长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电池的种类、使用频率、维护状况以及驾驶习惯等。 比亚迪的电池包采用了先进的热管理模块和保温材料,以确保电池在极端温度下
比亚迪海鸥电池容量是多少? 比亚迪海鸥搭载了一款永磁同步驱动电机,最大功率55kW,最大扭矩135N·m。该车装备了刀片电池,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续航版本,分别为305km和405km,对应的电池容量为30.08kWh和38.88k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