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材料在汽车轻量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其中,铝合金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材料。随着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主流车型开始采用全铝车身,前后悬架也大量使用铝合金材料。未来十年内,车身、底盘等主要部件的铝合金渗透率有望显著提高。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到2025年和2030年,我国单车用铝量目标分别为250kg/辆和350kg/辆,预计到2030年单车用铝量将实现翻倍增长。
镁合金作为另一种重要的轻量化材料,具有密度低、强度高、减震性能好、阻尼衰减能力强、热容量低、资源丰富且易于回收再生的特点,适用于军民多领域。目前,镁合金在车身中的应用比例正在迅速上升。根据规划,到2020年、2025年和2030年,单车用镁量计划分别达到15kg、25kg和45kg,镁合金整车占比分别为1.2%、2%和4%。未来十年,镁合金在车身中的应用比例有望持续增加。
纤维复合材料同样表现出色。以重庆卡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轻量化电池箱上盖为例,这种材料具有高强度、轻质、绝缘、耐火、耐腐蚀等优点,能增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箱体的强度、轻度和阻燃性,延长电池箱体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高性能PPS特种工程塑料和热塑预浸带在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方面表现突出。它们通常由高性能复合材料制成,密度低,能够替代传统金属部件,减轻汽车总重量,提高能源效率和续航里程。同时,这些材料还具有出色的强度和刚度,耐高温、耐腐蚀,设计灵活,且热塑预浸带生产效率高,可持续性好。
此外,在电池轻量化方面,优化电池包外壳和结构同样重要。例如,宁德时代的CTP模组就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同时,一些车企在电芯材料上也追求轻量化,如特斯拉Model 3通过降低钴含量,增加镍比例,减轻电池组质量,从而提高电池性能和续航里程。
综上所述,新能源材料在汽车轻量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提升了汽车性能,还增加了续航里程,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新能源新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具体应用极为广泛,为汽车行业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首先是锂离子电池材料,包括钴酸锂、镍钴锰酸锂等正极材料,石墨、硅、碳纳米管等负极材料以及电解质等,这些材料是电动汽车的主要能源储存设备。 其次是轻量化
华友钴业集团,作为一家专注于新能源领域的企业,以锂电新能源材料的研发制造和钴新材料深加工为核心业务。他们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锂电正极材料前驱体、钴化学品以及铜镍金属等产品,凭借强大的钴产品产能,稳居世界领先地位。 公司的主要业务涵盖了锂电产业
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储能和新能源材料研发与制造的高科技企业。该公司拥有世界领先的新能源技术,其产品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充电设施等。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在行业内有着较高的声誉,其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