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上海大众车标是如何演变的?

大众车标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历了多次演变,每一个版本都承载了不同的意义和时代背景。

第一代车标诞生于1937至1939年,由“甲壳虫之父”费迪南德·保时捷设计。他巧妙地将“Volkswagen”中的VW叠加,周围还装饰有齿轮和4面旗帜。这一设计不仅具有象征意义,也展现了大众品牌的历史底蕴。

第二代车标则在1939至1945年期间使用,设计上简化了旗帜,仅保留了齿轮和V、W字母,比例接近现在。这一时期正值二战,因此车标主要被用于军车。

第三代车标在1945至1960年期间广泛应用,不仅在甲壳虫上,也在T1厢式车上使用。字母加宽,比例协调,被一圈装饰物包围。这一时期,大众车标逐渐成为品牌标志。

第四代车标在1960至1967年期间采用,为进军国际市场,大众首次采用了方形设计,简洁大方。

第五代车标在1968至1978年期间使用,呈现极简主义风格,背景为蓝色,接近现在的蓝色调。

第六代车标在1978至1989年期间使用,这一时期大众车迅速发展,并进入中国市场。车标颜色更加明显,字体变为白字蓝底,简洁大方。

第七代车标在1989至2000年期间使用,背景色由深蓝改为淡蓝,更显清新。

第八代车标在2000至2012年期间使用,首次采用了三维设计,颜色更加沉稳,立体感更强。

第九代车标在2012至2019年期间使用,立体感更加强烈,颜色更加沉稳,反映了大众品牌的战略转型。

甲壳虫

第十代车标在2019年法兰克福车展上发布,有蓝底白字和白底蓝字两个版本。这一设计风格更瘦更细,体现了现代设计理念。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