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团队并非全部来自极氪:
汽车行业人员流动是常见现象,但极氪的研发和技术团队依然强大。此前,有消息指出小米从极氪挖走了一些员工,但极氪方面表示并未因此针对小米,只是有部分人员流动,并且被挖走的人员因竞业限制协议而不能立即加入小米。
极氪汽车在技术上拥有明显优势,例如极氪 001 采用了双股空气悬架、800V 双碳化硅平台和 100 度麒麟电池,纯电续航里程达到 750 公里。相比之下,小米汽车 SU7 也有自身特点,比如半隐藏式门把手和鹅卵石后视镜。
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林金文表示,小米汽车的主要技术成员构成对极氪有所“致敬”。但他也承认,小米在营销方面具有优势,而极氪则在技术和产品定义能力方面表现出色。
在市场竞争中,极氪 001 与小米 SU7 存在直接对比。例如,极氪 001 入门车型的续航里程提升至 750 公里,而小米 SU7 则宣称最大纯电续航里程高达 800 公里。在充电方面,极氪充电 5 分钟可增加 256 公里,而小米充电 5 分钟可增加 220 公里。在动力方面,改款极氪 001 的零百加速最快可达 3.3 秒,而小米 SU7 双电机全轮驱动版的零百加速最快可达 2.78 秒。
总的来说,小米汽车团队并非全部来自极氪,两者各有优势和特点,在市场中竞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