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固定测速是怎样的

2024-12-17 23:07 发布

固定测速是指安装在路边高杆上的电子眼测速设备,这种设备广泛应用于市区、国家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国道和乡道。其主要功能是监测过往车辆的速度并抓拍超速车辆。

在固定测速路段,通常会有明显的限速指示牌,在距离限速指示牌两公里内也会有相应的提示。如果驾驶者不小心超过了限速标准,那么在摄像头底下被抓拍到的超速行为是会被认定为违法的。根据相关规定,驾驶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以外的机动车,超过规定时速10%以下的,给予警告处罚。

固定测速不仅能有效地抓拍超速行为,还能及时发现和预防超速带来的各种危害。超速行驶会增加制动距离,导致同车道后车容易追尾;转弯时离心力增加,可能导致车辆侧滑甚至翻车;此外,速度过快还会让司机的反应时间变短,视野变小,影响判断能力。

在我国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20km/h。固定测速与区间测速、流动测速等多种方式结合,共同抓拍超速车辆。区间测速通过检测机动车通过两个相邻测速监控点之间路段的平均速率来判断是否超速,比如某高速路段测速区间距离10公里,限速每小时120公里,车辆多于等于5分钟跑完则视为超速。流动测速则常见于警车上的测速雷达或路肩的测速箱、三脚架,在国道、城市快速路等地较常见。

总之,为了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驾驶者应当遵守交通法规,合理规划出行,切勿超速行驶。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