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辆月球车的名字是玉兔号。
玉兔号是我国嫦娥三号探测器的巡视器,它的名字是通过全球征名活动产生的。从2013年9月25日征名活动启动至10月25日,收到了大量征名作品,共计193087件,除去重复名称后,共有53091个。
玉兔号的名字通过科技专家和文化专家组成的评委会初评、网上投票和终审评审最终确定。在所有候选名字中,玉兔号在网上投票中获得最高票数,成为最终的命名。这个名字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吉祥与纯洁,也反映了我国和平利用太空的宗旨。
玉兔号呈长方形盒状,长1.5米,宽1米,高1.1米,周身金光闪闪,有6个轮子,全部实现了“中国制造”,国产率达100%。它以太阳能为能源,具备20度爬坡和20厘米越障能力,配备多种科学探测仪器,能够在月面进行3个月的科学勘测。
玉兔号在月面“行走”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月尘可能导致机械结构卡死等故障。它还能适应月球上超过300度的温差,通过“黄金甲”反射强光、阻挡辐射,并按照作息制度工作,有供电系统保障其在夜昼交替时正常启动。
尽管虹湾地区整体平坦,但仍有陨石坑和石块。玉兔号通过特制轮子、摇臂调整重心、4只“眼睛”规划路径等方式安全避让障碍。玉兔号的成功研制和命名凝聚了众多科研人员的智慧和努力,也承载着中国人探索月球的梦想。
月球车的轮胎拥有许多特殊设计。因为月球环境复杂,包括低引力、极端温差和强烈的辐射,普通轮胎无法适应这些条件。一种设计是将轮胎外圈的橡胶换成环形沙袋,并在沙袋内部填充卵形小石头。沙袋用铁链编织成锁子甲,这种设计可以降低重心,减少车辆行驶时的颠
中国目前没有自己的月球车。尽管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月球车项目尚未实现。不过,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成就仍然令人瞩目。例如,中国已经成功发射了多个探测器,并且在地球轨道上开展了多项科学研究。此外,中国还计划在未来几年内进行更多的太
月球探测车种类繁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类型: 1. 月球漫游车:这是美国宇航局在阿波罗计划中使用的最著名的月球探测车。它是在阿波罗15、16和17号任务期间被送往月球表面的。这种电动驱动的四轮车辆重约210公斤,长3.88米,宽3.6米,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