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准驾不符的相关规定是怎样的

准驾不符是指驾驶人持有的驾驶证准驾资格与所驾驶的车辆车型不相符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了交通法规,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驾驶人发生准驾不符的行为,将受到严厉的处罚。一旦发现驾驶人驾驶与驾驶证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将被记9分,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以200元至2000元罚款,甚至可能面临15日以下拘留

在实际操作中,无证驾驶和准驾不符的行为性质相近。无证驾驶包括以下七种情况: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通过非法程序取得驾驶证、使用失效的驾驶证驾驶机动车、在某段时间内丧失驾驶营运机动车资格、驾驶车辆与驾驶证准驾车型不符。

如果准驾不符的驾驶人在交通事故中致一人以上重伤,并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将被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这种情况下,驾驶人不仅面临刑事处罚,还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在准驾不符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形下,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保险公司需要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垫付抢救费用,并有权向致害人追偿。然而,对于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保险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

不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如果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资格导致第三人人身损害,当事人请求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保险公司在赔偿范围内向侵权人主张追偿权的,人民法院也应予支持。追偿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保险公司实际赔偿之日起计算。

综上所述,驾驶人应当按照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驾驶机动车。申请驾驶证时,需要通过考试合格后,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发给相应类别的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机动车不仅需要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还必须确保所持有的机动车驾驶证的类型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