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朗逸的离地间隙在满载时一般为110毫米。而在空载状态下,底盘离地间隙通常会大于110毫米。
朗逸经典版的最低离地间隙为150毫米,朗逸新能源版的离地间隙为135毫米,而朗逸Plus版的离地间隙为155毫米。
底盘离地间隙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轮胎的气压。如果轮胎气压合适,可以确保较为理想的底盘离地间隙。
此外,底盘高度对于车辆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较高的离地间隙能让车辆在崎岖不平的道路和上下坡时拥有更好的通过性,减少“蹭底”的可能。但需要注意的是,离地间隙过高往往会使车辆重心偏高,降低行驶稳定性。
对于朗逸来说,其底盘高度的设计是经过精心考量的。它在保证一定通过性的同时,也兼顾了行驶的稳定性,以适应多种路况。比如在城市道路中,面对常见的马路牙子,朗逸的离地间隙能较好应对。不过,在上下马路牙子时,还是要先目测评估高度,避免托底。
总之,大众朗逸的离地间隙能够满足日常大多数的使用场景和路况需求。
奔驰GLB的离地间隙是180mm,这使得它具备了出色的通过性能。通常情况下,全尺寸越野车的离地间隙都在200mm以上,而奔驰GLB虽然定位为紧凑型SUV,但它的离地间隙仍然非常可观。奔驰品牌以精湛的技术水平和过硬的质量标准而闻名,其推陈出新
宝马i8的最小离地间隙为130mm,同时具备调节底盘高度的功能,这使其在复杂路况下拥有更好的通过性。然而,由于其底盘较低,所以对于一些较深的减速带,可能存在通过的困难。但在一般的小区地下停车位减速带的情况下,宝马i8依然能够顺利通过。 新款
宝马X4的离地间隙为204毫米,接近角是25.7°,离去角是22.6°。这一出色的离地间隙和角度配置让宝马X4在面对复杂路况时具备明显优势。204毫米的离地间隙能够有效减少车辆底盘与地面障碍物的碰撞风险,无论是在坑洼路面、凸起的石块还是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