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什么是防御性驾驶

2024-12-25 18:17 发布

防御性驾驶是一种能够准确预见由其他驾驶员、行人、不良天气或路况所引发的危险,并及时采取必要、合理、有效措施以防止事故发生的驾驶方式。

防御性驾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针对货车司机的职业要求,随后在全球多个国家推广应用。

2002年,我国上海悍士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自主开发了适合中国驾驶环境的防御性驾驶技术,并被核定为职业驾驶员的必修课程。此后,多地及多家公司团队都开展了相关学习。

防御性驾驶要求驾驶员规范操作,不主动引发事故,而是在他人犯错时及时规避。其核心在于“预防为先”,包括预估风险、放眼远方、顾全大局、留有余地、引人注意五大要领。

例如,预估风险需要提前分析潜在危险,如雨天遇到积水、高速出口车辆减速变道等;放眼远方则需要使用15秒方法,根据车速确定观察距离;顾全大局则要求驾驶员的眼睛不断扫描多个方向,避免停留过久;留有余地则要求与前车保持至少4秒的安全距离,避免车辆并排行驶;引人注意则需要让别人知晓自己的意图,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同时,防御性驾驶还遵循8条安全原则,包括:

  • 放眼远方,保障视野;
  • 环回视野,了解周边状况;
  • 视线灵活,避免紧盯;
  • 留有余地,应对突发情况;
  • 引人注意,做好沟通;
  • 众醉独醒,保持专注;
  • 轻车熟路,选择便捷路线;
  • 有备无患,随时调整。

防御性驾驶意义重大,它能让驾驶员及早发现险情,避免因操作失误等导致事故,掌握交通信息,做出合理决策,提高通行效率,节省油耗,降低磨损,改善尾气排放,还能让驾驶员保持良好心态。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