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拥有多个平台,这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车型选择和技术创新空间。在老平台方面,PQ35是大众集团研发的第五代紧凑型车生产平台,奥迪A3等车型即基于此平台打造。
新的平台则是MQB,它是模块化横向矩阵的卧式发动机模块化平台。这一平台能够灵活应对不同车型的需求,例如A1、A3、Q2、Q3、TT等车型都采用了MQB平台,这使得它们在动力、安全性和舒适性方面都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此外,奥迪还推出了PPE平台,该平台在轴距、离地间隙、轮距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活性,支持从2890到3080mm的轴距,离地间隙从152到217mm,轮距支持从1641到1714mm。
PPE平台下的首款车型是奥迪A6 E-tron,该车的风阻系数仅为0.22,WLTP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充电电压达800V,充电功率可达270kw,十分钟内可增加300公里的续航,25分钟内电量能从5%充到80%,最大输出功率达350kw,扭矩达800Nm,采用空气悬挂和自适应减震器,提供了卓越的驾驶体验。
在SQ6 E-tron和Q6 E-tron这两款基于PPE平台的车型上,我们可以看到它们的定位为中型SUV,轴距达到2900毫米,电池容量为100kWh,最大功率为387马力,续航里程为625公里。其中,SQ6的功率更是达到了516马力,从0到100km/h的加速时间仅需4.3秒,这无疑为用户提供了卓越的驾驶乐趣和性能体验。
奥迪目前采用的平台包括大众集团的J1高性能电动平台、MEB平台、MLBevo平台和PPE平台。J1平台主要用于高端纯电轿跑车型,MEB平台则用于大众ID.系列的纯电入门级车型,MLBevo平台则适用于燃油车型,而PPE平台的工厂计划在2024年底完工并投入量产。这些平台的运用,为奥迪提供了丰富的车型组合和技术创新的空间。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奥迪电动化转型迫在眉睫。他们正在考虑与中国的电动车平台进行合作,比如可能与上汽智己合作,这不仅能够帮助奥迪加快电动化转型的步伐,也体现了中国在电动化领域的领先优势。
奥迪车型采用了多种平台,以满足不同车型的需求。对于A2车型,其平台信息并不明确。然而,A3和TT车型则采用了PQ35平台,A4和A5车型则基于最新的A4平台。A6车型则采用了PQ46平台,而A8车型则使用了第五代Q系列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
奥迪计划到2025年推出20款纯电动车型,这一宏伟目标将通过四个关键平台来实现,分别是MLB evo、MEB、J1和PPE。这些平台各自拥有不同的优势和特性,确保奥迪能够满足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雄心壮志。 首先,MLB evo平台虽然不是专
奥迪车型采用了多个平台,不同车型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平台。例如,A3和TT车型采用了PQ35平台,而A4和A5则基于最新的A4平台。此外,A6车型采用了PQ46平台,A8车型则采用了Q系列的第五代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奥迪车型的平台对车辆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