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运动模式是汽车电子稳定系统(ESP)的一种特殊运行模式。在ESP运动模式下,车辆能够增强动力性,提高发动机换挡转速:
该模式下,车辆的动力响应更加敏捷,适合需要更高驾驶性能的场景。
ESP系统通过安装转向传感器、车轮传感器、侧滑传感器和横向加速度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控车辆行驶状态。当检测到车辆可能偏离理想行驶轨迹时,ESP系统会自动向一个或多个车轮施加制动力,确保车辆稳定行驶。在极端情况下,ESP系统每秒能进行150次制动,以确保车辆的安全。
ESP系统综合了ABS(防抱死制动系统)、BAS(制动辅助系统)和ASR(驱动防滑系统)的功能,使得车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避免失控。ESP系统在紧急躲避障碍物或转弯时表现尤为突出,有效防止车辆偏离预定路线,提升驾驶安全性。
不同车型的ESP运动模式有所差异。以奔驰W213为例,其运动增强模式通过底盘调校,几乎具备了赛车的特征。在运动模式下,转向特性曲线调整,发动机和变速器紧密配合,支持更激进的驾驶方式。领克01则通过副仪表台中的驾驶模式旋钮,轻松切换至运动模式。在运动模式下,车辆操纵性和可控性均得到增强,转向助力降低,转向响应加快,进一步提升车辆的运动特性。
然而,有些情况下需要手动关闭ESP系统。例如在沙地、泥地越野或陷入打滑时,车轮附着力小,ESP介入会限制发动机转速,使车辆难以脱困。在冰雪、湿滑路面起步困难或爬坡时,ESP系统会降低发动机扭矩,不利于车辆起步。安装防滑链或更换小尺寸备胎时,传感器检测信号可能会失准。激烈驾驶或漂移时,ESP系统会限制车辆的甩尾动作,影响驾驶乐趣。
ESP系统由德国BOSCH公司于1995年发明,通过车辆传感器实时检测车辆运动状态,当发现车辆偏离预定轨迹时,即时控制确保车辆行驶稳定安全。ESP系统具备抗侧滑、抗打滑、整车动态控制和电子差速锁等功能。
ESP系统在提高行驶安全性、稳定性和舒适度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新车标配。在特殊气候下,ESP系统能有效保证车辆行驶安全,因此在公共交通领域应用广泛。然而,仍有一些车型未配备ESP系统,消费者在购车时应仔细了解车辆配置,确保驾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