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监管趋严

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监管趋严,这是当前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为解决电动自行车起火爆炸的问题,需从改装车辆、电池质量问题、改装电池、使用不匹配充电器充电等四大因素着手。

非法组装锂电池的小工坊缺乏专业团队和设备,产品质量无法保障。因此,锂电池生产商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和验证,建立生产企业准入机制,将不合规企业排除在外。

正规厂商在电池设计、模组设计上更安全,技术先进,生产流程规范,能够提供高质量产品。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强制性标准应尽快出台,相关国标多为推荐标准,监管部门执法缺乏依据,限制二次和次品电池用于电动自行车十分重要。

同时,要加强对消费者的安全使用宣传引导,支持行业开展新电池研究,修订完善新国标。还应加强市场监管,杜绝二手劣质锂电池,严查违法改装,落实全链条监管要求,做好行业规范条件实施准备。

倡导消费者准确选购和安全使用,不私自改装,加快建设集中充换电设施。《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计划于2023年底发布,2024年10月15日起指定认证机构受理相关CCC认证委托,2025年11月1日起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充电器须经CCC认证并标注标志后才能出厂、销售等。

该技术规范具有重要意义,能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减少安全事故。适用于最大输出电压不超过60V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不适用于其他车辆。

常见的锂离子蓄电池有多种类型,高镍体系三元锂电池难以通过严格测试,今后难以应用于电动自行车领域。规定了多项测试项目,包括单体和电池组的测试,从多方面提高电池本质安全。

这是强制性国家标准,国内销售的都须符合要求。消费者在选购时,可查看相关资料或询问销售者,要求提供检测报告或认证证书,标记电池安全使用年限,能提醒用户淘汰老旧电池,保障安全。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