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新交通规则在特殊天气条件下的驾驶规定有哪些?

2025-01-06 13:41 发布

在特殊天气条件下,新交通规则对驾驶者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确保行车安全。

首先,驾驶速度方面,在普通道路上行驶时,最高车速应不超过30公里/小时。而在高速公路上,当能见度低于200米时,最高车速不得超过60公里/小时,并且车距应保持在100米以上;如果能见度低于100米,则最高车速不得超过40公里/小时,车距应保持在50米以上;如果能见度低于50米,最高车速应控制在20公里/小时以内,并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其次,灯光的使用也非常重要。当能见度较低时,应开启近光灯,避免使用远光灯。在雾天或沙尘天气中,应开启雾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临时停车时也应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

此外,正确的驾驶行为也是至关重要的。在特殊天气下,驾驶者应降低车速,保持车距,避免紧急制动和猛打方向,当能见度过低或无法看清前方路况时,应选择停车。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冰雪天气中,制动效果会变差,制动距离也会延长。在上坡时,后车需要停车等待。在路面反光的情况下,驾驶者可能会感到目眩。在雾天中,能见度较低,应多鸣喇叭。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事故时,应站在防护栏以外的安全位置。在雨天中,路面湿滑且视线受阻,应使用雨刮器。

恶劣天气行车时,减速慢行非常重要,能见度越低,车速就越应降低。驾驶者应系好安全带,正确使用灯光,不要急踩刹车,保持车距,做好车内除雾工作,善用喇叭表明位置。停车时要注意选择安全位置。出行前要检查车况,查看天气预报。行车时应注意“降速、控距、亮尾”。

总之,在特殊天气条件下驾驶时,驾驶者应格外小心,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