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酒驾标准的制定依据是什么?

酒驾标准的制定有着明确的依据。

目前,酒驾标准主要依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来认定。具体来说,如果车辆驾驶人员的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mg/100ml且小于80mg/100ml,则会被认定为酒驾。饮酒驾驶的定义是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而醉酒驾驶则定义为驾驶人员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mg/ml。判定依据主要是看人体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高于20mg且低于80mg属于酒驾,高于80mg则属于醉驾。

此外,2024年3月1日起,新的国家标准《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检验》将开始实施。这个标准进一步优化了检测分析方法,细化和完善了相关技术要求,为各类鉴定机构提供标准方法,同时适用于五种醇类物质及丙酮的中毒、死亡检验、医疗急救检验、科学研究等更广泛的场景,从而更好地支撑法律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实施。

总之,酒驾标准的制定是基于对驾驶人员血液中酒精含量的严格检测和科学判断,旨在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为了确保道路安全,所有驾驶人员都应该严格遵守酒驾标准,避免酒后驾车。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