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汽车抗磨剂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成分、作用原理和适用条件等方面:
抗磨剂的种类多样,每种都有其独特的性能和适用范围,为汽车提供不同程度的保护。
油性剂是一种常见的抗磨剂,其主要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吸附膜来减少摩擦,适用于一般负荷工况,能够有效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抗磨剂则在重负荷条件下通过化学界面作用减少金属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磨损并防止擦伤。
极压剂是专为极端负荷设计的抗磨剂,能够在更高负荷下发挥作用,为汽车提供更强的保护。有机氯化物在极压条件下表现出较低的摩擦系数,但高温和有水时性能下降,且可能腐蚀金属,添加量一般为1%-10%。有机硫化物比氯化物更能抵抗负荷,水解安定性好,但摩擦系数较大,添加量通常为1%-5%。
有机磷化物能显著提高抗磨性,常用的有磷酸三甲酚酯等,添加量为0.5%-5%。有机金属盐能改进极压抗磨性、氧化安定性和防锈性,但油溶性稍差。硼酸盐和硼酸酯是新型极压添加剂,抗极压能力强且热稳定性好,但对金属选择性不敏感,抗水性能稍差。
在低温状态下,单分子碳氢化合物类产品颜色亮丽,但不耐高温,内含的氢元素有腐蚀性。金刚石、石墨类成膜快,但不耐高温,金刚石硬度大,低温时有磨损。二硫化钼类成膜快见效快,但硫有腐蚀性,高温危害大。
在高温状态下,金属类产品通过化学反应生成金属粒子,不易形成油泥等,但金属粒子大,易磨损机件表面。纳米陶瓷类产品在低温成膜慢,高温形成渗镀膜,抗氧化效果持久,不会磨损机件。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类型的抗磨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例如,在重负载齿轮箱、液压系统、内燃机等情况下,可根据润滑油的3%添加抗磨剂,并在使用前充分搅拌。不同种类的极压抗磨剂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