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不同类型发动机的曲轴设计有何差异?

不同类型发动机的曲轴设计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曲拐的数目、布置方式以及相互之间的夹角上。

单缸发动机只有一个曲拐,工作时无法自我平衡,振动较大。因此,在设计时通常会增加平衡轴来缓冲振动。

双缸发动机则有多种型式,包括直列、V 型和水平对置。它们都拥有两个曲拐,且这些曲拐通常呈180°夹角,属于平面曲拐布置。这种结构使得发动机在理论上可以自我平衡,减少振动。特别是在水平对置双缸发动机中,活塞相对运动,振动更小。

对于直列发动机来说,曲拐的数量等于气缸的数量。例如,直列四缸发动机有四个曲拐,而直列六缸发动机则有六个曲拐。这种设计使得发动机的曲拐数量与气缸数量相匹配,从而更好地适应发动机的工作需求。

V 型发动机的曲拐数量则等于气缸数量的一半,这意味着V型六缸发动机有三个曲拐,而V型八缸发动机则有四个曲拐。这种结构的布置方式常见有90°、120°和180°夹角。其中,美系V8发动机的曲拐多呈90°布置,运转平顺,NVH表现良好,后期养护成本低。

相比之下,欧系V8发动机的曲拐则多呈180°平面布置,设计紧凑,整备质量轻,转动惯量小,能够快速达到转速区间并输出强大动力,但运转振动较大,需要加装平衡轴来抵消振动。

摩托车双缸四冲程发动机的曲轴相位也有多种选择,包括180°、270°和360°。其中,180°曲轴相位是普遍采用的设计,可以平衡一阶惯性力,振动小,转速高,适用于高速发动机。

270°曲轴相位,也称为十字曲轴,具有强大的低扭输出和类似于V型机的爆发力及声浪,可以平衡二阶惯性力,振动控制良好。而360°曲轴相位则是两个活塞同时运动,点火间隔相等,偏摇振动小,适用于低速发动机,但高转速时惯性力振动较大,需要平衡轴平衡一阶惯性力,以实现绵密的动力输出和密集的声浪。

总之,不同类型发动机的曲轴设计差异是为了适应不同的工作需求和性能要求,从而在平衡振动、动力输出和运转平顺性方面达到最佳效果。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