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交通事故出院后多久能鉴定

交通事故出院后,一般一个月左右可以进行伤残鉴定。

然而,如果存在安插钢板或钢钉等内固定装置,则需在内固定拆除后一个月左右再进行鉴定。

治疗终结是指临床医学认可的临床效果稳定。通常,腿部伤害建议在受伤后3个月,头部伤害建议在受伤后6个月,之后可前往鉴定部门咨询具体的鉴定时机。

根据伤残鉴定的评定时机,具体原则如下:

1. 对于原发性损伤后果,在受伤后1至3个月进行鉴定。例如,组织、器官、肢体缺损、器官切除修补、颅骨、颌骨、肋骨缺损及牙齿脱落等情况。

2. 影响容貌、遗留听力与视力障碍、组织器官畸形、脊柱骨折等情况,建议在受伤后3至6个月进行鉴定。

3. 对于后遗肢体功能障碍,建议在受伤后6至9个月进行鉴定。

4. 颅脑损伤后的智力缺损与精神障碍、颅脑损伤致癫痫、语言功能障碍、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神经损伤致肢体瘫痪等情况,建议在受伤后6至12个月进行鉴定。

鉴定机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检验和鉴定,并出具书面报告,由鉴定人签名,并加盖机构印章。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与鉴定机构确定检验和鉴定完成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三十日,特殊情况可延长至六十日。

当事人因交通事故致残的,治疗终结后应由具有资格的伤残鉴定机构评定伤残等级。通常在出院后三个月进行,若伤情稳定,可根据医疗机构的建议提前进行鉴定。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