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驾驶证损毁后还能开车吗

2025-01-16 14:52 发布

驾驶证损毁后不能开车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如《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当机动车驾驶证丢失、损毁、超过有效期或者被依法扣留、暂扣期间,以及记分达到12分时,驾驶人不得驾驶机动车。这意味着一旦驾驶证损坏,驾驶者将无法合法上路。

驾驶证损毁可能导致上面的信息变得模糊不清,比如文字、数字、头像等无法辨认。这种情况等同于无证驾驶。因此,如果交警查验时无法清晰辨认驾驶证信息,驾驶者将被认定为无证驾驶。

根据国家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机动车驾驶员在驾驶证损毁后,必须在30日内到驾驶证核发地车管所申请换证。如果驾驶证信息不缺损,可以继续使用;只有信息无法辨认时,才需要更换。

为了继续开车,驾驶者应尽快到交通管理部门办理新的驾驶证。补办驾驶证时,驾驶人需要到当地车管所领取《驾驶证申请表》并填写,还需提交相关材料,如身份证、损坏的驾驶证、医疗机构出具的有关身体条件的证明等。

车管所审核通过后,会为驾驶人补办驾驶证。在补办期间,驾驶人不得驾驶机动车,否则可能面临罚款、拘留等处罚。

因此,在日常驾驶中,大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驾驶证,避免损毁或遗失,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