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事故涉案案件中,有权提起诉讼的主体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首先交通事故受害人的本人,如果受伤或有财产损失,有权提起诉讼。其次,如果受害人死亡,其配偶、父母、子女作为第一顺序近亲属,有权提起诉讼。若没有第一顺序近亲属,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等作为第二顺序近亲属,也有权提起诉讼。
再者,如果受害人是未成年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提起诉讼。此外,依法由受害人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作为原告主张赔偿。
还有,如果受害人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且没有近亲属或者近亲属不明,支付受害人医疗费、丧葬费等合理费用的单位或者个人,也可以提起诉讼。
此外,原告同时起诉承保商业三者险保险公司的,法院应予准许。对于同一交通事故的多个被侵权人,如果在同一法院起诉,法院可以合并审理。如果多个被侵权人分别向不同法院起诉,且受理案件的法院均有管辖权,后受理的法院可以将案件移送给最先受理的法院合并审理,也可以向当事人释明申请撤诉后向最先受理的法院重新起诉。对于仅有部分被侵权人起诉的情况,法院应当通知已知的其他被侵权人为其预留交强险赔偿份额。
需要注意的是,交通肇事犯罪属于刑事案子,由检察院提起公诉。在交通事故中受伤的当事人可以起诉肇事者,而肇事者可以申请追加保险公司作为被告。若涉及酒驾等刑事犯罪,公安机关会立案侦查,检察院会提起公诉,受害人则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总之,提起诉讼要在法律规定的三年诉讼时效内进行,并准备好事故认定书、医疗费用票据、伤残鉴定报告等相关证据,以支持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