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临床标准如何制定

根据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该标准将其划分为10个等级,从1级100%到X级10%,每级相差10%。

评定时,必须以受伤人员的治疗效果为依据,实事求是地进行评定。

评定时机通常以事故直接所致的损伤或因损伤导致的并发症治疗终结为准。评定人应具备法医学鉴定资格,并有权了解案情、询问问题、进行身体检查等。同时,评定人还需履行全面细致的检验、正确及时作出结论等义务。

评定结束后,需制作评定书,包括一般情况、案情介绍、病历摘抄、检验结果记录、分析意见和结论等内容。伤残等级划分依据不同的伤残情况,如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头面部损伤、脊柱胸段损伤、颈部损伤、胸部损伤、腹部损伤、肢体损伤、皮肤损伤等。

具体来说,1级伤残包括植物状态、四肢瘫等,2级伤残包括重度智力缺损等,3级伤残包括重度智力缺损或精神障碍等,4级伤残包括中度智力缺损等,5级伤残包括中度智力缺损等,6级伤残包括中度智力缺损等,7级伤残包括轻度智力缺损等,8级伤残包括轻度智力缺损等,9级伤残包括轻度智力缺损等,10级伤残包括神经功能障碍等。

此外,赔偿方面涉及死亡赔偿金和残疾赔偿金,以及精神抚慰金。伤残赔偿年限根据伤者年龄计算,低于60周岁按20年计算,超过60周岁按实际年龄到80岁计算,75周岁及以上按5年计算。赔偿金额的计算公式为伤残赔偿金额=伤残赔偿年限×伤残等级赔偿系数×年度赔偿系数;精神抚慰金=伤残等级系数×50000元。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