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指南车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指南车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齿轮传动的差速原理。其核心在于,车上设置有一个小木人,这个小木人的手指始终指向南方或北方。

指南车利用了差动齿轮装置,当车辆直线行驶时,左右两车轮的转动角速度相等,因此差动机构不会输出任何信号。然而,当车辆转弯时,两侧车轮的转动角速度不再相同,这时差动机构会输出这一差异,通过指示机构调整小木人的方向,使其始终保持指向南方。

在古代文献中,如《宋史·舆服志》记载,燕肃曾制作了一辆指南车。该车利用离合原理实现指南功能,但在转弯时需要先停下,再在原地转完后才能继续前行,这显然不够方便且容易产生较大误差。

相比之下,现代学者认为,古代更优秀的指南车应当采用差动轮系。这种轮系的原理是利用左右轮转动速度的差异,来调整小木人的指向,使其始终保持指向南方。

具体来说,指南车内部的齿轮组成一个差动轮系。两个车轮作为输入,而车上的小木人则是输出。左边车轮上的齿轮通过惰轮带动中间的齿轮,右边车轮上的齿轮则通过一个固定在一起的上下齿轮组合,下面的齿轮由附在车轮上的齿轮驱动,再通过上面的齿轮带动中间的齿轮转动。中间部分的最下面齿轮由直齿轮和锥形齿轮组成,还有四个行星轮,中间竖杆和行星架固定在一起。

当指南车行进时,上下两个齿轮转向相反。车辆直行时,行星轮只自转,行星架不动,竖杆也不动;车辆转弯时,左右轮转速不同,中间部分上下两齿轮转速有差异,行星轮除自转外还会公转,使行星架转动,从而使竖杆和顶部小人转动。通过精确控制各齿轮间的传动比,让小人的转动抵消车身的转动,从而实现小人一直指向南方。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