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营运证是什么?

2025-01-27 18:21 发布

车辆营运证是指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根据申请人的申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相关规定,向符合条例条件的申请人颁发的合法凭证。获得车辆营运证后,车辆才能合法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活动。

营运证是车辆合法经营的重要凭证。若车辆没有营运证,即无证经营,这通常被称为“黑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三十四条,道路运输车辆必须随车携带车辆营运证,不得转让或出租。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申请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需遵循以下步骤:

1. 申请客运经营:

申请从事县级行政区域内客运经营的,向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跨县级行政区域经营的,向其共同的上一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跨省经营的,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若获得许可,将向申请人颁发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并向投入运输的车辆配发车辆营运证。

2. 申请货运经营:

申请从事货运经营的,需向县级或设区的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具体视危险货物运输情况而定。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许可或不予许可的决定。若获得许可,将向申请人颁发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并向投入运输的车辆配发车辆营运证。

如果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实施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没有车辆营运证且无法当场提供其他有效证明的车辆,可以暂扣该车辆。暂扣车辆时,必须妥善保管,不得使用,不得收取或变相收取保管费用。

违反相关规定的客运经营者和货运经营者,如未按规定携带车辆营运证,将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以警告或者20元以上200元以下的罚款。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