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行车常识如下:
1、慎用紧急刹车:紧急刹车不仅对磨合中的刹车系统造成冲击,还加大了底盘和发动机的冲击负荷。因此,在最初行驶的300公里内尽量不要采用紧急刹车。
2、定期检查车况:新车在磨合期间应经常检查机油、冷却液、蓄电池电解液是否充足,发现缺少一定要及时补充。达到一定公里数后(如行驶1500公里),要及时到服务站进行车辆检查、保养,更换机油、机滤等,并全面检查底盘系统。
3、切勿超载、超速:车辆超载和超速不仅会受到相关惩罚,还会对驾驶员和其他道路使用者构成潜在危险。
4、控制单日行车距离,切勿疲劳驾驶:要根据自己的驾驶经验和精力来确定合适的行车距离,建议每日行车里程不超过400公里。
5、切勿酒驾: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必要时请代驾。
6、乡间公路减速慢行:乡间公路一般为双向单车道,靠右侧行驶容易与行人或非机动车发生事故。在没有隔离带和中心分道线的公路上,最好在中间行驶,车速应控制在每小时60公里到70公里之间,匀速行驶为宜。如果路面上有沙土、碎石,一定要减速慢行,避免刹车打滑。在双向双车道的乡间道路上行驶,应靠右侧行驶。超车时要注意对面有没有来车,确认安全后再借道超车,切勿在弯路超车。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下坡时不要长时间踩刹车,以免刹车失灵。在乡间道路上行驶时,车速不要过快,遇到路口、村镇时要减速慢行,确保安全。
7、雨水路段低速行驶:雨天行车能见度低,视线模糊,容易造成行车事故。车主应降低车速行驶,建议用二挡或三挡行车,车速最好不要超过40千米/小时,并与前车保持一定距离,避免频繁超车。
8、遵守速度和保持车距的规定:同一车道的后车与前车必须保持足够的行车间距,正常情况下,时速100公里时,行车间距应在100米以上;时速70公里时,行车间距应在70米以上。不准压在车道分界线上行驶或在超车道上连续行驶。
9、行车前仔细检查车辆状态:必须检查车辆的轮胎、燃料、润滑油、制动器、灯光装置、故障车警告标志牌、灭火器等装置,保障齐全有效。
10、山区路段,弯多路窄:行至山区拐弯路段或视野不好的盲区,要靠右侧行驶,并提前鸣笛示警,千万不要超速、超车或驶入逆行。下山时要控制车速,切忌空挡滑行。正确控制方向盘非常重要,尽量避免反手打转向盘或双手交叉。
在会车时,紧张和失误可能会导致熄火、刮擦、碰撞等问题,但只要掌握一些基本技巧,就能轻松应对。下面整理了一些常用的会车技巧。 在复杂道路会车时,要特别注意: 窄路会车:在狭窄的路上,一定要靠右行驶,同时降低车速,并做好随时停车避让的准备。 窄
疲劳驾驶导致的车祸每年超过100000起,71000人因此失去生命,这组数字令人感到震惊。什么是疲劳驾驶?疲劳驾驶是指长时间连续驾驶后,驾驶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失调,导致驾驶技能下降。这种状态可能由睡眠质量差或不足引起。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
在驾驶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在高速公路上超车的情况。尤其当面对大型卡车时,许多驾驶者会感到紧张和不安。那么,如何才能在高速公路上安全地进行超车呢?下面是一些关键的指导原则和技巧,这些知识对于确保驾驶安全至关重要。 选择合适的车道:在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