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吃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轮胎前束不正确,即汽车前两个轮胎的中心平面不平行,俗称“内八字”和“外八字”。前束偏离过大时,车轮转动阻力增加,悬挂和转向横拉杆的约束会导致车轮向外滑动,从而引起轮胎偏磨。
其次是轮胎的内外倾角存在故障,正常情况下,汽车轮胎中心面与地面的夹角一般为0到2度。如果角度与原车标准不符,轮胎与地面的接触点和施力点会发生变化,导致偏磨和吃胎。
再者是汽车底盘悬挂系统出现问题,如悬挂胶套或球头松动,导致轮胎的倾角和前束发生改变,影响行驶安全并造成吃胎。
此外,汽车发生碰撞事故,导致车身主架和轮胎等受压变形,或者配件质量不好,也会使汽车出现吃胎情况。
还有胎压问题,长期胎压过低或过高也会造成吃胎。例如,胎压过低会导致轮胎两边胎肩磨损过大,胎压过高则会造成胎冠中央磨损。前轴两侧轮胎胎压差异较大容易导致轮胎异常偏磨,前束和外倾角不对,如过大,则会造成轮胎外侧吃胎。
为了预防吃胎,建议定期进行四轮定位,最好每年或行驶一万公里做一次调整。确保胎压符合车辆规定的标准,定期检查轮毂螺丝是否松动,并保持轮胎的保养和换位。车辆每行驶5000公里,最好采取对角线调换轮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