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新国标对充电器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充电接口规范化。新国标设计了两种插头形式,铅酸蓄电池插头采用两根电力插针、两根通讯插针(2+2)的形式,锂离子蓄电池则采用两根电力插针、四根通讯插针(2+4)的形式。物理上,两种插头不通用,以避免误用带来的风险。
其次,新国标要求强制性采用“通讯协议”方式充电。充电器与被充电电池组系统应有互认协同协议,减少因电压等原因造成的安全隐患,降低火灾、电击等风险。
再者,安全技术方面也有严格要求。机械安全及结构要求涵盖振动、跌落、外壳冲击、结构、内部布线等。电器安全要求包括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固体绝缘、电气强度、工作温度、泄漏电流、防触电保护等。非正常工作需求方面要对充电器进行错接、短路、风扇堵转、元件失效等试验。电源软线及输出线、接地措施也有相应标准。
新国标还要求充电口统一符合国家标准,具备满足 EMC 标准的延时保护功能。
此外,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发布了电动自行车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第 1 号修改单》,规定新国标设计两种插头形式且物理上不通用于 2024 年 11 月 1 日实施。
新国标电动车充电器在充电过程中要保持稳定充电效率,增强一般能实现一个小时充满充电宝,两小时充满电动车。充电时间因充电方式不同而异,包括慢充、快充、换电、无线充电和移动充电等。7 月 1 日起,充电器新国标对插头进行了统一规定,且设定了匹配电压提醒,能有效保护电池,避免电动车起火、自燃。
新国标与旧国标的主要区别在于电动车的性能和安全标准。首先,新国标明确规定电动车必须具备脚踏骑行功能,而旧国标并没有这一要求。新国标还要求在30分钟内,电动车的踩踏距离需大于等于5000米。 其次,新国标对电动车的各个组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
“新国标”是指2018年5月15日开始实施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这是由国家标准委员会批准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这个标准的实施对电动自行车的生产、销售、使用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新国标的主要内容包括: 最高车速:新国标规定电动自行车最
新国标和旧国标的电动自行车主要区别在于最高车速、整车质量、脚踏骑行能力等几个方面。以下是具体的差异: 首先,最高车速是一个重要的区分点。旧国标规定电动自行车的最高车速为20km/h,而新国标则要求最高车速不得超过25km/h。这表明新国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