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动汽车的电池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突破。
其中固态电池技术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重点,中国已成功突破了400瓦时每公斤的技术瓶颈,能量密度高、充电速度快且安全性好。未来一到两年内,这一技术有望达到600瓦时每公斤,使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达到1000公里。
另一个亮点是华为汽车的低温快充技术,在极寒环境下试验成功,冬季充电时间短、效率高,有效提升了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
在电池能量密度方面,宁德时代研发出凝聚态电池,其能量密度可达到500Wh/kg,使用高动力仿生凝聚态电解质,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
智己 L6 车型计划搭载半固态电池,续航里程有望突破1000公里,同时电池的内阻大幅降低,具备超快充性能。
太蓝汽车研发的全固态锂金属电池虽然尚未量产,但其720Wh/kg的能量密度已经展示了其潜在的推动作用。
国内首台采用钠离子电池的A00级试验车亮相,这种电池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并且在快充方面表现出色,15到20分钟即可完成充电,有效改善了能量密度低的问题。
合创 A06 使用了陶瓷耐热电池,采用了航空级陶瓷隔热科技,有效阻燃电芯,同时运用正极纳米级包覆技术,提高电芯的稳定性,并配备了安全防护体系。
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在体积空间利用率方面超过72%,搭载三元电芯的能量密度为255Wh/kg,已经应用于极氪 001车型,纯电续航里程达到了1032km。此外,该电池还具备低温加热和液态冷却功能,有效防止低温环境下的续航衰减。
这些突破为国产电动汽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推动了行业的进步。以凝聚态电池为例,它作为固态电池的一种,采用半固态电解质,黏附性强,具备更高的稳定性和容量,传导效率快。其内部并非传统的液态电解液,而是凝聚态电解质,不易燃且无热挥发,具有极高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凝聚态电池还在进行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的合作开发。
智己 L6 车型搭载的半固态电池容量高达130千瓦时,正极使用自研的纳米尺度固态电解质包覆超高镍材料,负极则是新一代高比能复合硅碳材料,这些技术的应用大幅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内阻降低,具备超快充性能。
钠离子电池在安全性能方面表现出色,即使在极端测试条件下也不起火或爆炸,高温环境下表现稳定且不易自燃,循环寿命可达到1万次,容量保持率高达80%。由于钠元素储量丰富,钠离子电池的成本较低,有助于降低电池成本,提高电动汽车的市场竞争力。
王传福预测,固态电池在未来的寿命发展上将具备显著优势。 比亚迪研发的固态电池循环充放电设计寿命能达到10000次,相比传统三元锂电池的1500次和磷酸铁锂电池的3000次,这一优势尤为突出。这意味着即使车辆接近报废,固态电池仍能保持良好状态
尽管王传福并没有明确提及固态电池的理想寿命,但从多个方面可以推测,固态电池的理想循环寿命应该能达到4.5万次以上。 理论上,固态电池的电解质不会发生副反应,这使得在充放电过程中不会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膜,从而避免了容量下降的问题。因此,固态电
王传福在提升固态电池寿命方面采取了多种具体策略。 首先,比亚迪研发的固态电池在循环充放电设计寿命方面表现优异,能够达到10000次,这一数据远超三元锂电池的1500次和磷酸铁锂电池的3000次,这意味着即使汽车接近报废,固态电池仍能保持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