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动平衡的原理是什么

动平衡的原理是在转动状态下确定转子不平衡重量的方位以及明确平衡重应加的位置与大小。以轿车轮子为例,高速运转时,由于材料、零件外形尺寸、装配尺寸及结构形状等因素,导致轮子重心的主惯性轴线与旋转轴线不重合,从而产生不平衡的离心力。

这种离心力会使车轮持续振动,引起方向盘抖动,加速悬架和转向系统部件以及车轮内轴承的磨损,影响驾驶安全和舒适性。因此,必须进行动平衡调试,测出轮圈内外不平衡量,在轮圈边上适当位置嵌扣平衡块。

对于各类旋转零部件,如电机转子、机床主轴、内燃机曲轴、汽轮机转子等,都需在制造过程中经过平衡才能正常运转。在进行动平衡操作时,首先需确定转子为刚性转子且存在不平衡故障,还要根据转子直径与长度关系确定平衡类型和方法,选择测点位置。

在现场动平衡中,会利用安放试探质量的方法改变转子质量分布,测量振动幅值和相位变化,以此确定校正质量的大小和位置。例如,在轴承外壳安置振动传感器测量不平衡引起的振动,使用转速传感器测量相位及转频,利用不平衡振动的幅值和相位确定平衡校正力矩和校正角度,再根据校正半径计算校正质量大小和安置位置。

总之,动平衡通过一系列精准的测量和计算,让转子在旋转时更加平稳,减少振动和相关问题,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