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会怎样判罚

在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判定中,如果交通肇事者在发生事故后,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而逃跑,将面临严重的刑事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交通肇事逃逸的行为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

此外,交通肇事逃逸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逃离事故现场,还包括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时逃跑的情况。若交通事故导致二人以上死亡或五人以上重伤,且肇事者负有全部或主要责任,则会被视为具有“特别恶劣情节”,也将受到加重处罚。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处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如果肇事者没有构成犯罪,公安机关将对其进行罚款,并处以不超过15天的拘留;其次,对于构成犯罪但未逃逸的肇事者,除了追究刑事责任外,公安机关还将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最后,对于构成犯罪并逃逸的肇事者,除了追究刑事责任外,公安机关将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并且其将被终身禁止重新领取驾驶证。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肇事者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仍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肇事者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现场;肇事者有酒后或无证驾车等嫌疑,在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现场后又返回;肇事者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

肇事者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信息后离开;肇事者在接受调查期间逃匿;肇事者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肇事者协商赔偿未果或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且未留下真实信息,强行离开现场。

逸行

总的来说,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他人的权益,而且也对肇事者自身的法律后果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面对交通事故,肇事者应当积极承担责任,配合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