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肇事逃逸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一种性质恶劣的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并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同时,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这一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

交通肇事后逃逸不仅会加重刑罚,还会导致商业险难以索赔,甚至无法得到赔偿。因此,交通肇事后切忌逃逸。

轻微肇事逃逸怎么处罚?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但尚未构成犯罪的,将面临200元至2000元的罚款,并可能受到15天以下拘留的处罚。对于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但没有逃逸的情况,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还可能被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如果因逃逸造成他人死亡,则将面临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轻微交通事故的处理方法包括:提车熄火查状况、记录基本信息、人员伤亡报警、车辆损伤取证、责任认定明确以及车辆定损理赔。确保在发生事故后,按照正确的方法处理,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处罚

根据《刑法》第67条第1款的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具体确定从轻、减轻还是免除处罚,应当根据犯罪轻重,并考虑自首的具体情节。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人民法院考虑到自首情节,可以对其减轻处罚。然而,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即使自首,也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二是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即使履行了对被害人的抢救义务,但逃避责任查清认定的行为,仍然构成交通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力度较大,一般情况下,交通肇事逃逸后造成一人以上重伤或造成的财产损失达到30万以上就构成了犯罪。若构成犯罪,或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若积极赔偿损失,量刑时可能会得到从宽处理。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