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是先天的还是后天造成的?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或孤独性障碍等,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尽管其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某些危险因素可能与自闭症的发病有关。这些危险因素可以归纳为遗传、感染与免疫以及孕期理化因子刺激。
遗传因素是影响自闭症的重要因素之一。双生子研究显示,孤独症在单卵双生子中的共患病率高达61%-90%,而异卵双生子则未见明显的共患病情况。常见的表现出孤独症症状的染色体病有4种: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结节性硬化症、15q双倍体和苯丙酮尿症。近年来新报道的孤独症候选基因有clock、PRKCBl、CNTN4、CNTCAP2、immune gene、STK39、MAOA、CSMD3、DRD1、neurexinl、SLC25A12、JARDlC、Pax6等。这些候选基因提示孤独症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即在一定的遗传倾向性下,由环境致病因子诱发的疾病。
感染与免疫因素也是导致自闭症的原因之一。孕妇在孕期感染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梅毒螺旋体和弓形虫等,其子代患孤独症的概率增加。孕期大鼠暴露于反复冷冻刺激中,也会增加子代患孤独症的概率。
孕期理化因子刺激也可能导致自闭症。受孕早期孕妇若有反应停和丙戊酸盐类抗癫痫类药物的用药史以及酗酒等,可导致子代患孤独症的概率增加。
那么,自闭症是先天的还是后天造成的呢?自闭症通常会有遗传的因素以及在母体当中有病毒的感染或者激素水平的紊乱而造成。此外,也有后天的不合理的养育方式,父母对待孩子的不合理互动模式等造成的。
真性自闭症(器质性自闭症)是患者由于基因突变造成大脑思维功能缺失,失去或严重缺失思维功能。他们的面相与常人无异,但其先天缺失总结、归纳、分析、判断等逻辑思维能力,终身智力低下。假性自闭症(功能性自闭症)是指患儿大脑思维区域无器质性病变,具有正常的思维能力,但是他们智力的缺失是由于后天某项能力的发展不平衡。
真性自闭症的形成原因:真性自闭症是由基因突变所致,根据演算所得人类真性自闭症比例应该接近十五万分之一,推算出中国每年出生真性自闭症儿童应该不超过120个,美国每年出生真性自闭症患者应低于36个。真性自闭症是应该属于罕见疾病。目前没有有效的康复办法。
假性自闭症的形成原因:假性自闭症是由于影响人类学习能力中的几项能力要素发展不均衡。如果将整体人类各项能力的分布都看作正态分布,假性自闭症患儿可能的多项能力都处在极值点,即某项能力极弱或某项能力过强,致使患儿有可能丧失部分或全部的思维能力,造成终身智力缺陷,表现出真性自闭症的特质。例如,在表现出特别胆量小行为的自闭症患儿中,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存在早期大脑视觉记忆能力发育过强的情况,视觉记忆难以忘记,造成患儿与同龄儿童相比他们对环境更加敏感,自我保护意识也更强,因此患儿不敢与身边不熟悉的人对视,失去对身边事物观察、模仿的机会,也失去了学习具体知识的机会,长此以往患儿们缺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综上所述,自闭症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遗传、感染与免疫以及孕期理化因子刺激等因素。对于自闭症的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康复方法。
自闭症儿童的行为表现有哪些?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有自闭症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闭症症状: 1. 说话迟、说话少:许多自闭症孩子在两三岁还不会说话,甚至可能表现为语言发育的退化,比如2——3岁以前有表达性语言,但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 2.
自闭症是心理疾病吗?自闭症是心理疾病还是精神疾病 自闭症是一种神经系统的疾病,不属于心理疾病或情绪疾病,而是天生的疾病。它通常在3岁以下发病,与先天神经系统障碍有关。自闭症儿童通常表现出沟通障碍、重复行为、缺少交际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等特点。
自闭症早期五不行为是什么?自闭症的孩子有哪些症状表现? 自闭症早期的五不行为包括不看或少看,不应或少应,不指或少指,不语或少语,以及不恰当的使用物品和不恰当的言语表达。具体来说,“不看”是指孩子在婴儿期不会与父母对视,“不应”是指孩子不会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