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锡伯族有什么传统节日 锡伯族有哪些节日

锡伯族传统节日

锡伯族的节日和中国汉族的节日也有一些相同之处,例如春节和清明节,但是其中杜因拜扎坤节却是锡伯族的重大节日,对此大家知道锡伯族有哪些节日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

从阴历年三十开始,各家各户都要杀猪宰羊赶做各种年菜、年饼、油炸果子。除夕晚,全家一起动手包饺子,正月初一五更饺子下锅;初二要吃长寿面。做长寿面时先做好肉汤,然后将面另锅煮熟,捞出过水,食用时加肉汤,象征着送旧迎新妇女们忙于炸油饼、果子,烤制具有民族特色的发拉哈额分,做萨萨罕索吉、车勒等菜肴,按照锡伯族习俗,年三十要烙好一个月吃的发拉哈额分、炖制一大罐萨萨罕索吉和车勒,因为整个正月是不允许动刀动灶的。吃年夜法饭之前,家长要带领全家人祭祀祖先,敬土地神。第二天,各家各户争先恐后早起,到亲朋好友家拜年。

清明节

一般在农历三月过一次,但在新疆伊犁、塔城地区的锡伯族人每年要在农历三月和七月过两次清明节。过节时,人们分别用鱼和瓜果祭供,所以分别称为鱼清明和瓜清明。民俗节庆门户网站抹黑节:过去锡伯族人民有在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相互抹黑的习俗,久而久之,这一天就成为锡伯族传统的抹黑节。这天天还没亮,一群群顽皮的孩子和青年就走出家门,拿着沾满泥水和灶灰的抹布、毡头,走街串巷,逢人就往脸上抹一点儿黑,一直到天亮才肯收常被抹了黑的人非但不生气,还视此为大吉大利。原来,锡伯族人民认为如果在这一天被抹了黑,天火便不会烧身,庄稼就不得黑穗玻现在过抹黑节,其迷信色彩早已退去,只剩下娱乐的性质了。

杜因拜扎坤节

也称为四一八西迁节,这是锡伯族传统的盛大节日。这一天是当年被迫西迁新疆的锡伯族人与留居在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话别的日子。二百多年过去了,锡伯族人民在16世纪之前,锡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据史料记载,乾隆二十九年(1764)的农历四月十八日,清朝政府从盛京(今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018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275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锡伯族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别。次日清晨,锡伯族官兵及其家属,告别了家乡的父老乡亲,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艰苦跋涉,到达新疆的伊犁地区。从此,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人们都要在寺庙内拱灶,杀猪,吃高粱米饭,每户都去当家人,进行聚餐,来纪念锡伯族祖先西迁的历史壮举,畅叙保卫祖国西北边疆的业绩,缅怀离别的骨肉同胞。这一天遂成为锡伯族的传统节日。

抹黑节

抹黑节是锡伯族人民另一个饶有风趣、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传说,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这天五谷之神要下凡巡视,人们互相往脸上抹黑,是为了祈求五谷不之不要把黑穗病传到人间,使小麦丰收,百姓平安。所以这一天,人们起得特别早,把晚间准备好的抹黑布(抹锅底的黑灰)或毡片带上,走向大街伺机抹黑的对象。亲朋邻居不相互串门,子侄辈首先给老人跪下,用锅灰往其前额点一点,然后,平辈之间相互乱涂,直到一个个都成为黑脸蛋为止。只有青年妇女不提倡脸上抹黑。这一习俗的用意在祈求老天爷开恩,不要让小麦染上黑穗病。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