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学期开学后,国家推行了课后延时服务政策,以确保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和有需要的学生都能享受到这项服务。
小学和初中阶段将采用“5+2”模式,即每周5天(周一至周五)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提供2小时的课后服务。这意味着,学生们可以在放学后继续留在学校进行学习和活动,直到当地正常下班时间。此外,有条件的初中学校还可以在周一至周五安排晚自习,时间一般不超过2小时,原则上不晚于20:30结束。
教育部对课后延时服务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包括:
1.学校每周必须提供5天的课后延时服务
2.每天至少提供2小时的课后服务
3.课后延时服务主要用于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4.课后延时服务可以用于开展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
这一政策的出台,旨在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让孩子们能够在放学后继续学习和参加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国家规定课后服务费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在相应的文件中明确提出:支持中小学校普遍开展课后服务工作,采取服务型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多渠道筹措经费,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内容。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规范中小学服务性收费和
延时课是全国统一的吗? 国家今年出台了双减政策和课后延时服务,延时课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在2021年的秋季,学生可以接受统一的课后延时服务,由老师进行统一的看管,避免了放学后参加校外托管班的问题。 那么,课后延时服务的具体安排是怎样的呢? 以
2023年课后延时服务政策解读: 课后延时服务是中小学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后,为有需求的学生和家长提供的额外服务。这项服务坚持学生及家长自愿原则,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提供服务并收取费用。 收费标准为3.5元/生/课时,按实际课时计费。各校每天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