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汽车防晒隔热效果:
太阳光中,可见光约占50%,红外线43%,紫外线7%。防晒通常是指防止紫外线将我们的皮肤晒黑、晒伤。前挡风玻璃防晒,即使没有采用“三层镀银”技术,汽车前挡风玻璃依然具有不错的防紫外线效果。首先,玻璃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紫外线阻隔效果,而汽车前挡风玻璃普遍采用双层夹胶玻璃,通过玻璃+镀膜,可以实现前挡风玻璃的防紫外线效果。
经过多方测试,即使没有镀银,绝大多数车辆的前挡风玻璃紫外线隔绝率也能超过99%,尤其是15万以上的车型,防紫外线效果更为显著。简而言之,防紫外线并不需要镀银这类可能影响信号传输的膜层。
那么,“三层镀银”技术的作用是什么呢?它主要提高了红外线的阻隔率,增强了隔热效果。然而,对于前挡风玻璃而言,售价15万以上的车型大多可以实现70%、80%以上的红外线阻隔率,一些采用双层镀银玻璃的车型甚至可以达到90%以上的阻隔率。因此,汽车工业早已注意到防晒隔热的重要性。
红外线阻隔率的提高确实有助于隔热,但需要明确的是,将红外线阻隔率从80%提升至95%,并不能直接减少15%的热量。因为太阳光中可见光的比例更大,前挡风玻璃国标要求可见光透过率不得低于70%,这部分热量无法完全避免。前挡风玻璃是否采用镀银膜,本质上是一个产品选择问题,需要平衡隔热效果和信号表现。
此外,消费者还可以自行选购隔热膜,如陶瓷膜,它不会阻隔信号,紫外线隔绝率可达99%以上。但陶瓷膜的红外线隔绝率通常低于金属膜,不过也有一些先进的陶瓷膜可以实现比金属膜或镀银更好的红外线隔绝率,只是价格较高。天窗方面,由于没有透光率的国标要求,因此可以将总透过率降低到很低的程度。
许多车型都能实现紫外线接近100%的隔绝率,红外线隔绝率也往往超过90%。然而,阻隔并不等同于反射,天窗吸收的热量也会传递到车内,导致“烤头”现象。因此,增加一层电动遮阳帘是更彻底的阻隔方案,既能满足不晒时打开遮阳帘看外景的需求,又能遮挡阳光。
有人可能会质疑,玻璃对波长较长的UVA防护效果较差,而对UVB防护效果较好。那么,测试是否忽略了UVA?实际上,虽然白玻璃对UVA的阻隔率较低,但通过各种膜层,可以确保对UVA的防护。目前,玻璃供应商已经具备成熟的解决方案,可以实现有效的紫外线防护。紫外线强度方面,到达地表的UVB能量占比很低,仅占紫外线的不到5%。因此,测试中看到的太阳底下上千μW的紫外线强度主要由UVA构成。此外,可见光中的高能蓝光也具有一定的晒黑、晒老效果,类似于UVA,但其“效率”较低,因此在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别在意。
那么,如何实现极致防晒呢?前挡风玻璃和前侧窗的可见光透过率有要求,无法完全隔绝“高能蓝光”。以下是一些推荐的防晒措施:1、穿戴防护,如冰袖、手套,使用实体遮阳帘遮挡天窗,特别是在中午、太阳直射时,可以有效阻隔可见光透射到皮肤。2、利用智能驾驶,将座椅尽可能向后调整,避免躯干和手臂被阳光直晒,同时也能节省精力。3、使用遮阳伞,在车内小憩或午休时,用专用遮阳伞彻底遮住前挡风玻璃。通过这些措施,可以达到更佳的防晒效果。
综上所述,防晒一般指防紫外线,隔热则指隔绝红外线和可见光。绝大多数车型的前挡风玻璃、天窗都有99%以上的紫外线隔绝率和较高的红外线隔绝率,侧窗紫外线隔绝率也大多在95%以上,防晒能力无需担心。总体来看,躲进车里的防护效果远比户外打伞、涂防晒霜要更好。140年的汽车工业,主机厂和供应商早已考虑到了防晒问题。不过,阻隔紫外线并不能彻底防止晒黑,因此如果有长时间驾驶和更彻底防晒的需求,建议配合上述措施,以达到更佳效果。
当汽车暴露在阳光下时,如何有效地进行防晒呢?首先,选择一个合适的停车场地至关重要。短期停车时,尽量选择阴凉的树下,避免阳光直射。如果需要长时间停放,地下停车场或是其他阴凉而不会被阳光直射的位置是最佳选择。 为了更好地保护车身,可以考虑给汽车
新车拿到手,很多人都会非常兴奋,但同时也会为夏季如何防晒和降温而感到困扰。因为夏季的烈日炙烤,车内的温度高得惊人,让人感到不适。今天就来分享一些实用的方法,帮助爱车度过炎热的夏天。 首先贴膜是必不可少的,它不仅能防止紫外线,还能保护隐私。不
夏季给车子防晒的方法有很多。车漆打蜡是不错的选择,车的油漆层由三层组成,其中清漆层虽然坚硬,但在暴晒下容易老化。给车漆打蜡可以有效保护车漆。自己动手打蜡也不难,可以参考相关教程学习打蜡手法。 及时保养密封胶条和塑料件也是重要的步骤。夏季每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