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高速公路限速怎么算?GPS测速原理揭秘超速判定

我国高速公路最高限速为120公里/小时,但有时老司机在测速摄像头下将车速提高到130公里/小时,是否算超速?是否会被罚款?T哥将通过展示汽车、GPS和高速抓拍测速原理来为您解答:

根据国家法规规定,车速表的指示车速不能低于实际车速,而两者之间的误差应符合“0≤指示车速-实际车速≤实际车速/10+4公里/小时”的关系式。假设实际车速为120公里/小时,表显时速误差最多不能超出16公里/小时。也就是说,实际车速为120公里/小时,表显时速最高为136公里/小时,最低为120公里/小时。

结论:表显时速大于实际车速,但这种误差值会因车型、胎压等因素而变化。因此,仅凭表显时速判断是否超速并不严谨。

如果想了解自己的实际车速,可以使用GPS测速。当车速加快时,车速表的误差也会增大,而GPS测速误差则相对较小,一般不超过±3公里/小时。但需要注意,GPS测速有一定的延迟,设备越高级,延迟越小。

结论:若忽略GPS测速的延迟,当导航显示车速为130公里/小时,就可认为超速。

不过,使用导航显示的车速也不能完全保证安全。由于电子警察的测速方法包括视频测速、雷达测速、声波测速、激光测速等,这些方法的测速距离较短,可能会有一定的误差。我国交通法规规定,超过限速10%以上20%以下的,处以100元罚款,记3分;不超过限速10%的,只给予警告。

结论:如果GPS显示车速为120公里/小时,实际车速为117-123公里/小时,再加上测速的5%误差,还是有可能算超速的;不过,这种情况不会被罚款。

总结:虽然超速10%以内不会被罚款,但这建立在表显时速虚高和测速误差的基础之上。如果想挑战交通法规,使用GPS显示的130公里/小时车速行驶,等待你的可能就是罚单。

建议大家按照表显速度120公里/小时以内通过测速路段,安全永远是第一位。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