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作为一年中的重要节气,通常在十二月底到来,标志着这一年的尾声渐进。然而,它并非一年的开始或结束,按照传统,春节才是一年的起始点。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与冬至相关的知识。
冬至是一年的结点吗?
冬至并非一年的开始或结束,元旦才是公历年的分界点,而农历年则是以春节为界限。公历的年份从1月1日开始,农历则从正月初一开始计算。但在正式文件、政策、统计数据等场景中,年份是按照公历来定义的,即从1月1日至12月31日。
冬至过后即进入新的一年吗?
否。冬至代表着冬季中最为寒冷的一天。虽然冬至后的第十天标志着公历年新的一年开始,但按照中国的传统农历来计算,新年是在除夕之后开始的。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当太阳黄经达到270°时,通常在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节气反映了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回归运动。对于北半球而言,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时刻,此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北移,北半球的日照时间逐渐增长。
冬至象征着阳光直射点“南行至极、开始北返”的转折点。自此之后,北半球各地的太阳高度角逐渐上升,日照时间也逐日增长。冬至不仅标志着太阳高度回升的开始,也意味着阳光直射运动进入新的周期。
立冬与冬至:何时制作腊肉的佳期?
在北方,立冬后适宜制作腊肉,而南方则多在冬至后开始腌制。具体时机还需参考当地的气候条件。
腊肉是我国冬季的传统特色食品。虽然北方和南方都有腌制腊肉的风俗,但腌制腊肉的最佳温度约为10℃,且气候需保持干燥。中国地域广阔,南北气候差异显著。北方立冬后的温度可能会低于10℃,而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仍高于10℃,且多雨潮湿。在这样的气候下腌制腊肉容易导致肉质发霉。因此,具体的腌制时间应根据当地气象部门发布的温度信息来确定。
在一系列措施的引领下,今年的冬至扫墓之旅将焕然一新,旨在为市民提供更为顺畅的出行体验。上海市相关部门已启用动态卫星实时监测系统,对15个公墓实施精确监控,一旦发现交通拥堵,将立即启动预警机制,确保祭扫活动的顺利进行。 滨海古花园、福寿花园等
2022年六九时间 冬至,也被称为“冬节”或“长至节”,是我们熟知的节气。在冬至之后,我们会进入“数九”的阶段,这是一种根据“九九”计算法来计算寒冷天数的方式。因为每年的冬至日期都会有所不同,所以数九的起始时间也会有所变化。2022年的数九
夏至和冬至是代表两个季节的节气,分别代表夏季和冬季。夏至和冬至的谚语“夏至不过不暖,冬至不过不寒”是民间对这两个节气的描述。夏至通常在每年的6月21日前后,而冬至则在12月21日前后。夏至标志着夏季的开始,过了夏至,气温会逐渐升高,而冬至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