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车问答问答详情

最后一个月亮节 下元节为什么被遗忘了

最后一个月亮节——下元节为什么被遗忘了?

下元节起源于道教,但它的衰落恰恰也是因为道教在中国的衰落。与元宵节、中元节相比,下元节只有道教文化支撑,随着道教文化在中国的衰退,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便是下元节被遗忘的终极原因。

那么,下元节是什么节日呢?下元节,又称“下元日”,是在每年农历十月十五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它与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同为道教体系的节日。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分别代表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下元节是水官诞辰,水官负责考察人间善恶,录奏天廷,为人解厄。

历史上,下元节也有过辉煌时期。宋代普遍崇奉道教,下元节曾是一个相当热闹的节日,还有公休假。宋代史官李焘在其《续资治通鉴长篇》中提到:“太宗太平兴国六年(981)庚辰,诏自今下元节宜如上元,并赐休假三日,着于令。”《宋史》也有载:“太平兴国二年(977)七月中元节,御东角楼观灯,赐从官宴饮。五年十月下元节,依中元例,张灯三夜。”可见,下元节的夜晚也有挂灯庆祝的活动。

此外,在饮食上,下元节也有独特的民俗。在北方,人们会吃豆沙包;南方则会吃“麻腐包子”、“米果”等食物。因下元节正好处于秋收时节,福建省莆田地区的民众还会制作特殊的油炸小点心,如将刚收割的稻谷制作成薄饼,再将其包素菜油炸等。

精彩栏目

限时优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