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其实分为两种,一种是故意的,另一种则是无意的。
故意的酒驾,指的是明知自己食用或使用了含有酒精成分的食品或药物后仍然抱有侥幸心理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无意酒驾则相对尴尬一些,多数是因为自己不知道所食用或使用的食品或药物含有酒精成分,对自身的情况也没有察觉并驾驶机动车的行为。这两种酒驾的行为都可能对交通参与者造成损害,通常都会依法进行追究,所以哪怕无意酒驾,平时也要留意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驾驶。
蛋黄派、葡萄干、荔枝、藿香正气水、止咳糖浆等食品或药物一般会含有酒精成分,所以要留意是否有使用过这类的食品药品,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饮酒驾车指的是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而醉酒驾车则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100ml的驾驶行为。
那么,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除了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不同,还有什么区别呢?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对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则会面临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
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此外,饮酒后或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简而言之,第一次饮酒驾车的,驾驶证会被暂扣六个月,还要罚款一千到两千,第二次饮酒驾车的,会被拘留十天以下,还要罚款一千到两千,驾照也会被吊销。如果喝酒后驾驶的是营运车辆,那就要被拘留十五天,罚五千,吊销驾照,五年后才能考驾照。醉驾的话,五年内也不能考驾照了。
除了这些处罚,如果发生一般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是有权不予理赔的;如果是重大事故,涉及到犯罪的,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再也无法驾驶心爱的小车了。因此,酒后驾车的代价不仅仅是法律上的处罚,还有可能失去驾驶资格,甚至影响到自己的生活和职业。
因此,为了避免酒驾带来的严重后果,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代驾或者确保司机不喝酒,或者等酒醒后再开车。
根据我国法律,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并且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同时具有某些特定情形之一的,将构成交通肇事罪。这些特定情形包括酒后驾驶、吸食毒品后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失灵的车辆而驾驶、明知是无牌证或已报废的车辆而驾驶、
酒驾与逆行都是严重的交通违法行为。在处理这类事故时,交警会根据双方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及过错严重程度来确定责任。若酒驾行为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而逆行行为相对次要,那么酒驾方将承担主要责任,逆行方则承担次要责任。反之,若逆行行为是事故的主要
酒驾和诈骗案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分别定罪量刑后,再数罪并罚。酒驾若达到醉酒驾驶标准,构成危险驾驶罪,通常会被判处拘役,并处以罚金。若酒驾过程中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根据具体情节,刑罚会有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