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人们在冬至这天主要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这种习俗在明清时期已经约定俗成。汤圆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被称为“冬至团”。古时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做好汤圆后要祀神祭祖,而后合家围坐吃汤圆,叫做“添岁”。所以,冬至吃汤圆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习俗。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的圆形寓意着“团圆”和“圆满”,现代人更喜欢把它当成圆满的象征。除了表示太阳(阳光)逐渐回来,还有团圆的意义。在制作汤圆时,孩子们会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形状的汤圆,如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吃汤圆前,家家户户会在门窗、桌柜、床头等地方粘贴汤圆,称为“耗晌”,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此外,吃汤圆时入口必须成双成对,以求吉利。如果最后剩下一两个汤圆,已婚的人将会万事如意,单身未婚者则会凡事顺利。
关于为什么冬至要吃汤圆,史料显示,上古的夏、殷、周时代对“正月”的具体时间安排是不一样的。夏以农历一月为正月,殷以农历十二月为正月,周以农历十二月为正月。周以后,计算二十四节气,都从冬至开始,因此冬至被视为“岁首”。冬至具备“阳气始至”的特殊特点,意味着“阳气始生”,万物开始萌动。在冬至日吃汤圆,意味着新一年的开始,也象征着家庭和谐、吉祥。
在一系列措施的引领下,今年的冬至扫墓之旅将焕然一新,旨在为市民提供更为顺畅的出行体验。上海市相关部门已启用动态卫星实时监测系统,对15个公墓实施精确监控,一旦发现交通拥堵,将立即启动预警机制,确保祭扫活动的顺利进行。 滨海古花园、福寿花园等
2022年六九时间 冬至,也被称为“冬节”或“长至节”,是我们熟知的节气。在冬至之后,我们会进入“数九”的阶段,这是一种根据“九九”计算法来计算寒冷天数的方式。因为每年的冬至日期都会有所不同,所以数九的起始时间也会有所变化。2022年的数九
夏至和冬至是代表两个季节的节气,分别代表夏季和冬季。夏至和冬至的谚语“夏至不过不暖,冬至不过不寒”是民间对这两个节气的描述。夏至通常在每年的6月21日前后,而冬至则在12月21日前后。夏至标志着夏季的开始,过了夏至,气温会逐渐升高,而冬至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