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饺子的由来简介以及寓意
冬至吃饺子的传说与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有关。张仲景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他勤奋好学,酷爱医学。东汉末年,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困苦,张仲景立志成为一位能解除人民疾苦的医生。后来,他果然成为了一位备受赞誉的医生,被称为“医圣”。
相传,张仲景在老年回到家乡时,正值大雪纷飞的冬天,他看到许多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饥寒交迫,许多人的耳朵都被冻烂了。于是,他让人在南阳关东搭建了一个医棚,让他的弟子用羊肉、辣椒和其他驱寒药材制作馅料,包成饺子,分发给百姓食用。这顿饺子让许多乡亲的冻疮得以治愈。
从此以后,每逢冬至,人们都纷纷吃饺子,有一句谚语说:“冬至的饺子不冻耳”。
1. 财源广进
吃饺子是为了期盼未来的日子能够红红火火,因为水饺的形状像元宝,元宝象征着财富,所以吃饺子有着讨吉利、期待发财的寓意。
2. 和和美美
包饺子需要和面,这也有着“和和美美”的含义。面团要擀成圆圆润润的形状,饺子皮象征着团圆。
3. 久财之意
冬至吃的饺子馅料与寓意也有密切关系,例如普通的韭菜馅就象征着长期发财。
4. 合家团圆
冬至是中国的24节气之一,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中有着冬至吃饺子、夏至吃面的习惯。这一天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聊天,饺子象征着团圆。
1. 烹饪科学
从烹饪科学的角度看,蒸煮饺子以水为介质,温度在100度左右,可以保证食物熟透并消毒杀菌,避免了烧烤和炸食物时可能产生的致癌物质,保证了食品安全。同时,食物的营养成分在蒸煮过程中也不会因过氧化或水解而损失。
2. 膳食结构
饺子的馅料包裹在面皮中,可以做到谷类与菜果、肉类的适宜组合,使主副食搭配合理,营养丰富,符合膳食宝塔形结构。
3. 营养
饺子以水为传热介质,经过蒸煮后,可以使食品中的淀粉类多糖充分分解,有利于人体吸收。
4. 符合中国人的肠胃和饮食习惯
冬至吃饺子符合“食饮有节”、“谨和五味”、“和于术数”的养生之道。
在一系列措施的引领下,今年的冬至扫墓之旅将焕然一新,旨在为市民提供更为顺畅的出行体验。上海市相关部门已启用动态卫星实时监测系统,对15个公墓实施精确监控,一旦发现交通拥堵,将立即启动预警机制,确保祭扫活动的顺利进行。 滨海古花园、福寿花园等
2022年六九时间 冬至,也被称为“冬节”或“长至节”,是我们熟知的节气。在冬至之后,我们会进入“数九”的阶段,这是一种根据“九九”计算法来计算寒冷天数的方式。因为每年的冬至日期都会有所不同,所以数九的起始时间也会有所变化。2022年的数九
夏至和冬至是代表两个季节的节气,分别代表夏季和冬季。夏至和冬至的谚语“夏至不过不暖,冬至不过不寒”是民间对这两个节气的描述。夏至通常在每年的6月21日前后,而冬至则在12月21日前后。夏至标志着夏季的开始,过了夏至,气温会逐渐升高,而冬至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