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时节,南京人有传统饮食习俗,要吃鸭子。南京江宁湖熟地区的麻鸭最为抢手,味道甘凉,肥瘦适宜。老南京人会去熟食店买半只鸭子回家,或在家炖上“萝卜老鸭煲”或做“红烧鸭块”送给邻居。杭州人则习惯将鸭子分为老鸭儿、嫩鸭儿、呆大鸭儿,老鸭瘦肉多,水分含量少,相对口味和营养都会好一点,适合煲汤解暑气。而肉鸭则多用来做烤鸭、酱鸭等。辨别老鸭和嫩鸭的方法是:老鸭一般毛长得比较齐,嘴和脚掌比较硬,颜色发黄、发黑,摸上去骨头比较硬。另外,同样的个头,老鸭比嫩鸭分量重。
老福州人习惯吃龙眼。龙眼剥壳后泡稀饭吃,既能补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腻。龙眼有益心脾,补气血,有滋补养气的作用。但食疗不用太过刻板,平时也可以这样食用,有益身体健康。
另外,老福州还有一种食物叫白丸子,其实就是糯米丸,将糯米粉搓成一小粒一小粒,煮汤,加点糖,味道清甜,既可补充碳水化合物,又可以解夏天的口腻。糯米有养阴的功效,秋季可以适当喝点糯米粥,对身体会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先去药店配制药方,然后在家煎茶备饮,意谓入秋要吃点“苦”。凉茶在清热、去火、消食、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在处暑前后如果感到口干舌燥,以性干寒的麦冬或石斛泡茶,有助消暑热,还能养阴;以雪梨加入蜂蜜、川贝泡水饮用,更有化痰止咳、生津养肺的作用,也适合气虚的人士。不过,处暑时节应少喝凉茶,因为此时的暑热并不严重,而凉茶过度苦寒,易伤脾胃,同时也对肺和肾无益。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温州市区街头专门有卖酸梅汤的茶摊,故有“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的谚语。制作酸梅汤很简单,在夜间用开水冲泡晒干的梅子,再加冰糖。煮好放凉后,装进木制有盖的冰桶中,使其温度降低。喝起来酸中带甜,甜中微咸,口感甚佳。
民间也有吃糖醋莲藕的习惯,莲藕有美容解疲等功效。
随着2022年农历七月的到来,我们迎来了秋天的脚步。在这个季节里,许多人会感到炎热的夏天已经结束,但其实不然。在二十四节气中,处暑是第十四个节气,它标志着炎热的夏天正式结束。那么,为什么处暑会在立秋后面呢?这是因为立秋后,南方的天气仍然持续
农历七月,尽管仍是烈日当空,但微风轻荡给燥热的夏季带来了一丝清凉,一眼望去,高粱已是遍地红。想了解处暑的正确读音和节气出伏情况吗?请看下文。 处暑的处字读第几声? 处暑的正确读音为:处暑(chǔshǔ)。作为动词,处字都读上声;作为名词,都
处暑是什么意思:炎热暑期即将过去 处暑节气的天气特点 辐射减弱 处暑节气,单单用气温开始走低来描述是不够的。气温走低仅是其中的一个现象。产生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首先应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二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