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过完以后,春节基本已经过完了。春节期间有很多风俗和禁忌,所以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干什么都蹑手蹑脚的,一点也不自由。正月十六则是大家最开心的一天!正月十六有哪些习俗呢?
1. 游百病
正月十六的“游百病”是一种传统的习俗,主要流行于四川、陕西、贵州等地。民谣“正月十五看花灯,正月十六游百病,游了百病不生病”深刻地表达了这一习俗的内涵。根据民俗专家的介绍,“游百病”最初只是妇女在正月十六这天夜里,出门四处行走,祈求家人身体健康,同时也标志着春季的结束。现在的“游百病”习俗,一家人出门登高望远,品尝美食的同时,还能欣赏沿途的风景,广交好友。
2. 舞火把
以前,每年正月十六都是村子里最热闹的时候。正月十五看完彩灯之后,在正月十六这一天晚上,大家会在村里的广场上舞火把,点起大火堆,全村老少一起参与进来,非常的热闹!听老人们讲,正月十六舞火把的时候,火苗窜得越高,来年庄稼的收成就会越好。另外,正月十六舞完火把之后还要跨火堆,据说跨火把能驱除晦气,迎来好运!
3. 炸麻花
很多地方都有正月十六炸麻花的说法。这里的炸麻花可不是我们吃的那种天津大麻花,而是把玉米放在铁锅炒,据说这一天炒麻花能炸老鼠眼睛。玉米越炸得凶,老鼠就死得越多。这跟我们今天吃的爆米花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4. 撩人骂
过年的时候,逢人要说吉利话,骂人的话语是非常禁忌的。但是在正月十六这一天就不一样了,这一天骂人是最吉利的,正月十六骂人被称为“撩人骂”。这一天骂人可以骂掉对方的晦气,骂得越凶越好。邻里之间还可以附带“敲窗户、踢门、放鞭炮”三部曲哦!
5. 碰碰灯
每年正月十五、十六这两天,很多地方都有提灯笼的习俗。正月十六这一天,小孩子们之间还要“碰碰灯”,碰灯的意思就是把灯笼相互碰撞,直至把灯笼撞坏为止。因为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需要以“碰灯”的形式销毁,引文这样才能留住一年的好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