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驾驶者来说,自动挡汽车的操作似乎更加简单,但要想真正掌握它的使用方法,还需要对自动挡汽车的各个挡位有所了解:
首先P挡,即停车挡、驻车挡,它是在车辆长时间停放时所挂的挡位。利用变速箱内机械装置来锁紧汽车的转动部分,使汽车不能移动。在自动挡车型中,需要先拉起手刹,然后挂入P挡,以避免在其它档位上误启动时使汽车突然向前行驶,可能会引发危险。
其次,R挡是倒车挡,车辆需要倒退时挂入此挡位。当换挡杆位于R挡时,液压系统倒档油路被接通,驱动轮反转,实现倒车行驶。操作时需要踩住刹车,按下换挡杆上的换挡锁,才可将换挡杆移至R挡。请注意,当车辆尚未完全停定时,不可以强行挂入R挡,否则会损坏变速箱。
N挡是空挡,它适用于车辆短时间停放且在不熄火的状态下,比如在等红灯的时候、堵车的时候。挂入N挡后,发动机的动力不会输出给车轮,踩油门车辆并不会行驶。当遇到需要拖车的情况,需要挂入N挡,但自动变速箱与手动变速箱的结构不一样,因此拖车时并不能像手动挡车型那样随意,自动挡拖车时时速不应超过30KM,且不可长距离拖行,否则也会损害变速箱。
D挡是前进挡、驱动挡,当换挡杆置于D挡时,车辆会根据节气门的开度和车速数据来自动切换挡位。该挡位适用于一般道路行驶,驾驶者控制车速快慢只要控制好油门踏板即可。S档代表运动模式,让车辆驾驶起来更加运动。当换挡杆挂入S档后,节气门响应速度变快,发动机转速也会保持在较高的转速区间内,换挡时机向后延缓,使车辆时刻保持在一个高功率输出状态下,增加了驾驶乐趣,当然油耗也会随之大幅增加。
M档是指手自一体变速器的手动模式或CVT变速箱的模拟手动模式。当换挡杆挂入M档时,换挡就变成由司机手动来完成。在M档附近会有“+”或“-”的符号,“+”代表升档,“-”代表降档,或者通过方向盘换挡拨片来进行加、减档,M档的作用就是增加车辆的驾驶乐趣,也使得驾驶车辆变得更加自由。
另外,有些自动挡车型在D挡下面会有3、2、1三个数字挡,这三个数字也都是前进挡,它们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挡位限制,从上到下依次是:3代表档位限制在1挡至3挡之间不会升至更高的档位,可以在超车时使用;2代表档位限制在1挡和2挡之间,用于湿滑路况的起步或慢速前进时限制档位的作用;1代表档位限制在1挡,可以用于爬坡等需要大扭矩输出时使用。掌握这些挡位的使用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驾驶技能和行车安全性。
对于自动挡汽车来说,调整挡位是一个相对简单的过程。自动变速器通常会配备P(驻车)、R(倒车)、N(空挡)、D(前进挡)等基本档位。如果车辆是纯自动挡,那么在D档之后,还可能有L(低速挡)、2(二挡)、1(一挡)等档位。如果是手自一体车型,则
对于新手开自动挡汽车,要多久才能熟练?答案因人而异,但一般来说,需要一些时间和练习才能掌握技巧。首先,新手必须克服内心的恐惧,逐渐适应驾驶环境。在实践中,要从害怕到自如协调手脚,面对复杂路况也能保持冷静。 训练自动挡汽车需要掌握多项技能,例
要实现自动挡汽车最快起步,根据不同的车型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例如,对于手自一体的车型,切换到手动模式能显著提升起步速度;若车辆没有手动模式,则可以在转速达到2000时松一下油门再踩下,这种操作可以优化换挡逻辑,让车辆在起步时更加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