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许多初学者都会遇到的问题:
首先,要注意整体轮廓的绘制,不仅包括玻璃本身的形状,还包括高光和反光的轮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醒自己在哪些区域需要留白或加深,从而更好地表现玻璃的质感。
其次,玻璃内部常有重色色块。这是因为玻璃珠符合凹透镜成像原理,内部倒映出周围环境的深色虚像。在绘制玻璃内部时,要特别注意这些深色区域,以增强玻璃的透明感。
在绘制过程中,可以使用较细的排线来表现整体的浅灰色调,并明确高光和反光的位置。这样,通过细致的线条,可以更好地描绘出玻璃的质感。
此外,光线透过玻璃物体照射在影子中,会形成亮色的光斑。在绘制玻璃物体时,要注意这些光斑,以增加作品的真实感。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个实战案例来具体说明如何画出玻璃质感。这个案例中,我们以瓶中的花朵为例。首先,要注意整体色调较浅,用笔力度较轻。但是,要特别注意重叠处、瓶底的折射影像等几个重色的点,并将它们加深强调出来。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画出瓶子的框架,可以用一个高挑的矩形来表现。花朵部分的框架类似于一个倒三角,可以借助一条中心线来画出瓶子的形状,两边的曲线尽量对称。
然后,画出瓶口、水面、瓶底的反光部分中比较细节的线条。接着,画出马蹄莲花朵的形状,可以将其大致理解成圆锥。
接下来,描出花瓣的厚度与花蕊的形状,并画出花茎。注意花茎插入水中的部分会产生折射的“断层”。然后,擦去辅助线,用纤细的铅笔再描一下,得到完整的线稿。
随后,向亮部过渡加深,注意留白高光,完善植物的立体感,并表现出其较重的固有色。在花瓣上画出浅浅的排线,表现出白色花朵的清丽。加深花朵根部与花瓣卷边的颜色,使其显得更有立体感。
接着,刻画瓶中的花茎,瓶口与水面处均有断层,水中的花茎受反光影响颜色较浅。画出瓶口的深色轮廓,注意留白其中细小的高光。
玻璃瓶上除了高光部分留白,其他地方均可画一层浅浅的排线。左侧边缘的排线最深,其中可以不时加一些小高光,以表现瓶子的晶莹感。加深水面轮廓,留白水面上的高光。
最后,画出水中的调子,瓶底可以不画,以表现出厚厚的玻璃底的感觉。画出花瓶的影子,注意透明物体影子中的浅色光晕要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