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内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彼时的特斯拉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每一家新势力都以“干翻特斯拉”为目标,这种势头让马斯克也不免有些紧张。然而,汽车制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尽管新能源产业迅速发展,许多零部件可以现成购买,但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准定位,维持经营并以健康姿态发展下去,才是真正的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新势力在尚未完全掂量清楚自身实力的情况下,便以为可以与特斯拉这样的行业巨头并肩而立。这种急功近义的做法,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回想起来,朋友曾向我介绍了一款售价七八十万,车标是一只蜻蜓的纯电超级跑车。这让我感到惊讶,因为这样的品牌和车型,竟然被他牢记在心。经过一番搜索,我才发现,他所描述的正是前途汽车的成名之作——前途K50。
2015年2月,前途汽车成立,以“先天下之行而行”的时代精神为使命,为时代的进取者提供全新的纯电驾驶乐趣体验。仅用两个月时间,首款车型前途K50的工程样车便完成了上海车展的首秀。前途汽车的成立时间并不算晚,当时许多新势力尚未崛起,且前途汽车是国内第六家拿到发改委和工信部批复的“双资质”车企。
此后半年内,前途K50通过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管理规定的整车碰撞、耐久、性能测试,并于2016年在上海车展上推出了敞篷版本。眼看前途K50即将量产上市,但最终却于2018年才正式量产下线。同年,前途K20Concept、Concept1首次出现在北京车展中。前途汽车的全部产品,除了跑车,只有跑车。然而,进入预售阶段的前途K20,却再无声音。
前途K50的定价相当高,超过75万元,定位非常大胆。这是因为前途K50是全中国第一条碳纤维部件车间打造,并且是全国第一个全铝合金框架车身样板。这些因素使得前途K50在品牌中具有图腾意义,综合最大马力达到435匹。然而,当时国内真正看好电动超跑的人寥寥无几,前途又没有足够的品牌力做支撑,前途K50的结局可想而知。上市之后,前途K50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支持,不切实际的定价和线下实体店的消失,让前途汽车的未来变得更加迷茫。
前途汽车的美国市场计划也面临着挑战。前途K50换了个名字,悄悄在美国MLB美职棒大联盟球队纽约大都会主场CitiField完成了首次展出,被命名为“MullenGT”。前途汽车将自家产品以及各种连带产权交给了MullenAutomotive公司,并重新打包上市。然而,MullenAutomotive公司在美国市场影响力微弱,股价长期低于1美元。前途汽车和MullenAutomotive能否在新市场中获得认可,仍然未知。
从技术层面来看,前途汽车在轻量化、智能化和稳定性方面颇有建树。然而,在国内急需新能源车普及的阶段,前途汽车选择了售价高昂的超级纯电跑车,而忽略了贴近消费者,推出大众化的产品。前途K50上市一年,累计销量不到200台,远低于预期。当时的大众消费群体更希望得到一辆兼顾经济性、多功能、多地形通过性以及空间大的SUV。因此,前途汽车的专注跑车战略并不能使其成为电动时代的“迈凯伦”,最终只能消失在大众视野。
作为初创品牌,前途汽车定位小众,售价极高,即使一年卖几百辆就能回本,首先也得有人愿意支持。此外,后期大环境遇冷、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以及价格战等因素,使得前途汽车难以坚持下去。尽管前途汽车借着Mullen公司的复活在美国市场重燃希望,但最终能否成功,仍然未知。
北汽EU系列车型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其性能表现和续航能力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下面从多个维度来分析北汽EU的性能及续航等方面的表现。 在动力性能方面,北汽EU系列配备了不同功率的电动机。以部分车型为例,其电动机最大功率能达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车辆充电成为车主们关注的重点。了解不同的充电方式及操作方法,对于新能源车主来说至关重要。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常见的车辆充电方式及操作方法。 最常见的充电方式之一是家用充电桩充电。这种充电方式适合在夜间或长时间停车时使用
东风技术中心作为东风汽车集团重要的研发机构,在汽车行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接下来,我们将从研发实力、技术创新和产品影响力等方面对其进行多维度剖析。 在研发实力方面,东风技术中心拥有一支专业且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团队成员涵盖了汽车设计、工程、测